(一)年度計劃變年度之痛
2019我沒有給自己太多具體的計劃,我幾乎很少給自己制定什么年度計劃,唯有一次,是2017年的新年,第一次給自己定了計劃,定了9個,特意做了一個九宮圖放在了微信封面,本想著以此提醒或激勵自己,甚至奢望著以視覺化圖景實現夢想成真,然而結果確是到了年終,一個都沒實現,并且在一整年中,除去第一個月的信誓旦旦之外,之后隨著時間的流逝,每次當我看著那副計劃圖,我就總有一種壓力,總有一種沒法實現的內疚感,自卑感,自我否定感。
所以到了2018年年初年度計劃再次熱火朝天的時候,我就只好默默的裝作視而不見。因為我清楚自己那時的狀態,即使定100個計劃即使一開始多么堅定,但那些浪漫偉大的藍圖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變成我更大的遺憾更大的內疚更大的自責。
所以到了2018年末,當新一輪的年度計劃大潮再次來襲時,我沒有任何的沖動。盡管我很欽佩那些自律自我實現的年度計劃的勝利者們,但我更清楚我不適合這個游戲。
2019我沒有制定任何細致的年度計劃,沒有任何的夢想清單,但2019我給自己一個開放性的指引或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在2019年,帶著一種頭號玩家的高度覺知,不斷突破自己挑戰自己,放下所有之前對自己“應該怎樣”“應該做什么”的限制信念和各種所謂完美的身份認同,而是去全然體驗各種恰好來到我身邊的項目或角色,在這些新的游戲面前新的體驗里面,去聯結真實的自己,去發現本自具足的自己,去釋放無限可能的自己。
(二)挑戰不期而至
就在我堅定了這樣的方向之后,剛好12月底的時候,有位朋友突然邀請我去做年會的主持人。當時盡管我挺擔心的,因為上臺分享說話這真的是我非常懼怕非常沒有底氣的事,但在我覺知到這是生命在2019給予我的第一個挑戰時,我就戰戰兢兢的又有點躍躍欲試的答應了。
年會是在1月5日,在接下來的一周,雖然我還是很緊張很擔心,但是我并沒有為此花費太多時間。如果按以前的我,如果接受一個新計劃,我一定會提前好多天就開始密謀開始思前想后,晚上一遍遍的在腦海里想象和設計著所有的細節,一遍遍彩排著現場的情景,一遍遍不厭其煩精益求精的組織著我要說的話。我極盡所能的完美著每一個細節,只是因為我不希望出任何差錯,我期待展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我渴望得到大家無懈可擊的認可。總之,我想我試圖控制一切展現看似完美的一切。
可是每一次我如此完美設計的一切,最終卻連呈現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每一次當我興致勃勃的設計好一切時,在第二天早上醒來,這一切就幻化成一個泡影破滅了。我腦海中所有堪稱完美的計劃都會在我恐懼擔憂的行動力面前,消失的無影無蹤。而這也成了我多年的心頭大患,一次次計劃的落空,一次次在我心頭劃下一個刻痕:我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空想家,我就是一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夜晚我雀躍我得意我慶祝著自己的創意靈感和才華,白天我跌落在沒有行動沒有結果的深深自責和懊悔里,就這樣我一次次在雀躍和跌落的輪回里,在光明與黑暗的輪回里,無限重復停滯不前。
(三)放膽去試,放手去做
過去的兩年,經歷了一些生活上的善意敲打,我的覺知提升了,我開始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同樣的漩渦里打轉,所以慢慢的才開始改變,因為每一個漩渦,不論大小,它只會讓人不斷沉淪。所以在去年,我鼓足勇氣嘗試改變,從小事開始作出行動,后來幾經放棄但最終還是堅持寫完了我人生的第一部小說,盡管目前這部小說并沒有取得什么外在的成就,但是它的完成對我而言,卻是我生命中非常關鍵的轉折。我終于不再被那種“虛無縹緲一事無成”的自我封印給壓制了,我終于直面并愈合了這道在我心口已久的裂痕。
所以在接受主持人挑戰的時候,我首先告訴自己要放膽去試,我是沒當過主持人,我也非常恐懼在眾人面前講話,那種感覺就像是把自己完全拎出來給大家圍觀,但是這一次不論有多少的理由讓我拒絕,我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我不能再退縮了,戰勝恐懼戰勝沒有的最好辦法,就是去面對它,靠近它,感受它,成為它,超越它,放下它。
其次我告訴自己,這一次我要盡量去放手,不去做過多計劃,我要嘗試去聯結內在那個具有解決當下一切智慧的自己。之前我太愛計劃了,我太追求表面的完美了,而很多時候這種人為精心設計出來的完美,卻是冰冷的是死寂的是虛假的,遠離了生命本然的真善美。
在我跟自己這樣溝通了之后,我少了以往的焦慮,1月4號之前都沒有放太多精力在主持上,而是做自己想做的其他事。到了1月4號,我才開始做一些準備。我把整個流程梳理了幾遍,然后根據自己當時的感受把臺詞串了一遍。因為還有另外一個主持人,一方面為了我倆更好的配合,一方面還是擔心自己臨時忘詞,所以我就把整個串詞寫了下來。
當天晚上也沒有過多的聯想明天的情景,像往常一樣看完書哄著孩子就睡覺了。1月5號因為要坐高鐵早早的起來,拿著前一晚準備好的東西就出發了。一路上心里都挺淡然的,沒有特別的緊張和焦慮。到達會場,一邊修改之前整理的會議流程一邊幫忙協調各方面的工作,期間也沒有時間看串詞,等忙到中午化了妝吃了點飯,就差不多開始了。大概和另一位主持人溝通了一下整個環節安排,活動就正式開始了。
要上臺了,還是有點緊張。起初也都是拿著打印好的串詞在讀,前幾個環節都有點局促有點放不開,幾乎是處在一種緊張小心翼翼的狀態里,走步和臺詞也都有點慌亂,節奏有點快,中間還念錯了幾個字。加之有位演講嘉賓臨時有事調了次序,之前寫的臺詞又要重新修改。所以整個上半場我個人體驗基本在一種慌亂緊張的節奏里完成。
下半場開始之前中途休息了幾分鐘,我自己復盤了一下上半場的體驗,發現雖然我自己感到挺慌亂的,但是臺下的觀眾并沒有感覺我是第一次主持,所以我也就釋然了很多,并且我發現上臺之前我非常期待一切都要按預先計劃好的流程來走,但中間出現了一些臨時調整后,我慢慢的感覺或許也不需要那么強求要按計劃的來,某些意外的小插曲也好,甚至一些不再計劃內的失誤也好,其實這樣的現實也并沒有那么糟糕,觀眾好像也可以欣然接受這樣的結局,甚至她們根本不知道在計劃和現實之間發生了什么改變。她們以為眼前的一切就是原本計劃好的。
而這一切的擔心和顧慮卻都只是我自己給自己的。我總想給觀眾一個百分百滿意的體驗,我擔心萬一哪里出錯的話她們會不會覺得不值門票,所以我一直戰戰兢兢,甚至不惜以某種假象的完美來獲得她們的認可。可是究竟什么才是完美呢,或許真正的完美正好也需要有一點不完美呢?
當我這樣去反思自己,放下凡事都要按計劃實行的控制欲,看見自己內心深處生怕讓別人失望的自我強迫和自我苛求之后,我的身心也慢慢的放松了下來。接下來我想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即將發生的一切,在信任和臣服的同時,允許自己出錯。
所以下半場我盡量的保持更高的覺知,試著不去念詞,而是讓自己當下的靈感和直覺的語言來表達,所以盡管還是有點擔心有點緊張,但是我卻開始了真正的放手。而在這樣的嘗試里,我變得活潑了,開始和觀眾互動了,我的聲音更加響亮了,我的表情更加自然了,我不再緊張去看打印紙上的文字,我不再努力去博得大家的認同,只是跟隨自己當下內心最直接的感受,去說去做。
盡管這個過程中我也有幾次說的不太順溜,有些措辭也不是非常恰當,并且內心還是自始至終有點慌亂,但是我清晰的感受到所有的這一切,感受著自己的緊張,感受著自己的笑容,感受著自己的放松。
快到結束的時候,我感覺整個人徹底的坦然了,真實了,流動了。我開始主動的去說一些話,主動的引導大家做一些事,沒有任何預先哪怕內心的彩排,而是脫口而出,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那一刻我真正的放手了放松了,但那一刻我卻感到無與倫比的滿足,我感受到自己內在真的有一份力量有一份智慧,她不需要我提前安排,也不需要我努力表現,只是在那個時候,當我完全放松下來時,當我完全回到真實的自己而不是期待中我想呈現給別人的某種形象時,那份智慧那股能量就自然而然的顯露了。
(四)信任生命,全然綻放
第一次當主持人在平靜的喜悅和滿足中結束了,但是這一次體驗卻帶給我非常多的收獲。
首先我再一次打破了自己行動力不夠的魔咒。盡管我的執行力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是現在的我不僅有頂層設計的規劃能力,還有勇敢的行動。并且因為有了行動的支撐之后,我會更加自豪我的規劃和設計能力,當沒有行動力時,再美的規劃和想象都只是泡影,但是一旦有了行動之后,唯一能阻礙我們綻放的就是你的想象力的大小了。
其次通過直面我的恐懼,直面我的弱勢,我從表面的黑暗中獲得了光明的力量。今早我看到一個非常智慧的觀點。不是光明照亮了黑暗,而是光明從黑暗中而來。如果一個屋子是黑的,按照我們之前的想法,拿來一根蠟燭便可驅走黑暗,可問題是如果蠟燭熄滅了呢,蠟燭熄滅了之后屋子依舊是黑暗的。所以說一時的光明并不能驅走黑暗的本質。那更究竟驅走黑暗的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打破整個屋子,讓黑暗顯化融入無窮無盡的光天化日之下。所以放下恐懼克服緊張突破弱勢的最根本之法,就是去直面它,盡情的感受它,在這種全然的體驗中將它破碎,而在它破碎爆炸的過程中,你會在剎那間聯結到黑暗中蘊藏的無限的能量,你整個人的意識都會被瞬間擴大夸張,而這是黑暗帶給你更大的光明。
最后也是我非常感動的一點,就是它讓我再次相信再次聯結到內在具足一切的自己,讓我感受到自己真實無限的能量。我其實很久就知道每個人本自具足,每個人佛性具足,每個人生來就具有無限豐盛。可是這一切在我之前的生活體驗里并沒有,相反我覺得自己體驗到更多的是匱乏,是不足。所以盡管頭腦上明白,但心里就是沒有那種堅定的信任,或者只有很少的相信。
而這一次的體驗,包括第一次嘗試寫小說,它們讓我越來越看見自己,回歸自己,讓我開始不斷相信我是有源源不斷的智慧和能量的,只是這部分能量被我過去的經驗和意識給封印了,就像孫悟空當年被壓在五指山下一樣,我需要不斷的去解鎖不斷的去揭去各種集體或自我的封印之后,在接下來更多的實踐和體驗中,我就可以一點點找回、拿回自己與生俱來的能量。
所以盡管現在我只是邁出了非常小的步伐,但是我很開心我已經在路上了。盡管我知道接下來路途中我還會有各種糾結各種不信任各種退縮,但是不論怎樣我都會勇敢的走下去。
我不對未來的自己做任何設限,但是對于每一個來到我身邊的體驗,我都會帶著一種更高維度的覺知,更加開放更加全然的去面對它,經歷它,因為只有全然的體驗過了,我們才能夠徹底的放下,才能徹底的不執著,而在和每一種體驗相知相連的過程里,我才能不斷的聯結到真實的自己,發現更多可能性的自己,回歸和綻放無限精彩和豐盛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生命孕育出的一朵稀有之花,但唯有你的覺醒才能令其怦然綻放。
感恩大家,祝福大家,更多關于我的實修成長,我會繼續毫無保留跟大家分享。我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但我也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之花,我希望自己這一路點滴的綻放之旅,能夠帶給大家一絲感同身受的陪伴,我是另一個你。感恩遇見,感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