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一直是我官方對外宣稱的愛好之一,無他,有逼格。
告訴大家喜歡羽毛球呢,多gay啊,何況我也不會打。告訴大家喜歡踢足球?雖然我大學里選修的體育課是足球,作為防守型邊衛,一對一防守也不差,但是畢竟將近10年沒踢了。至于籃球,基本上沒怎么摸過。
可是怎么喜歡起來的網球呢?對網球最早的印象是,辛吉斯剛出道那會,大一,同宿舍的老六對辛吉斯崇拜的不行,那會瑞士公主剛剛出道又年輕又漂亮,拿到第一個大滿貫風頭正勁,打法也漂亮。很是粉了她幾年。瑞士公主的網球生涯也是一波三折,后來女子網球被大小威姐妹的力量型打法統治天下,辛吉斯拿了5個大滿貫冠軍后止步不前了,然后兩次退役又復出,現在還活躍在雙打戰場上,作為一個36歲的老將,其實也已經頗為難得。前年在中網外場,還看到她的雙打比賽,雙打比賽的戰績也還不錯,經常能拿到大滿貫冠軍。
印象最深的現場觀看有兩次,一次是大約10年前,當時上海辦的還是大師杯賽,而不是現在的大師賽,在旗忠網球中心看費德勒對休伊特,那場比賽在上萬人的關注下進行,畢竟當時正是費德勒如日中天的時候,而休伊特狀態也還不錯,賽中,休伊特在拿到賽點的情況下,被費德勒逆轉,也是那場比賽,看到了奶牛的霸氣和未來無限可能,隨著2017賽季費德勒與納達爾平分4個大滿貫冠軍,費德勒已經成神。桑普拉斯也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今男子的大滿貫記錄已經完全被費德勒踩在腳下。
還有一次現場印象深刻,就是2014年9月30日李娜的中網鉆石球場退役儀式。我曾經感嘆,作為一個中國的網球粉絲,在這個時代是幸福的,畢竟,我們見證了,中國網球選手一路從大滿貫16強,8強,半決賽,決賽,到冠軍一步步的進步。這應該感謝李娜和鄭潔。她們在網球這個全球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運動項目中,打破西方人的壟斷,給整個帶來了亞洲的希望。李娜是中國第一個WTA冠軍,第一個大滿貫八強選手,和第一個大滿貫冠軍,鄭潔是中國第一個大滿貫四強選手,并且是持外卡獲得的,也是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
李娜是大滿貫的第一個亞洲冠軍,包括男子項目。所以李娜的退役,讓多少人肝腸寸斷,在剛剛拿下人生中第二個大滿貫澳網冠軍的時候,在世界排名高居第二位的時候,激流勇退,那天晚上的鉆石球場星光熠熠。一方面是全場幾萬名球迷手機發出的星光,一方面是中心球場上,參加退役儀式的明星光芒,包括納達爾,科維托娃,揚科維奇,沃茲尼亞奇等球星一起在中央球場送別李娜。
李娜是我的偶像。她的傳記《獨自上場》是在我老東家出版的,當時知道簽下了即將出版的時候激動了很久,并且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未出版的稿子,先睹為快。不過拿到稿子看第一眼,就發現了問題,她新書的第一章第一段,是寫她在一個酒店醒來,要清醒一會才知道是在哪里,這跟阿加西自傳開頭如出一轍,于是給編輯提了建議,后來拿到成書的時候,已經修改了。這本書正式出版時,我已經沒在老東家了,不過還是收到了同事送的簽名本。
每次看《獨自上場》都會看的心潮澎湃,一個小女孩,從鄰家女孩成長為全球巨星,這中間經歷了退役,經歷了低谷,經歷了膝傷幾次手術,經歷過自己一個人在賽后淋浴間失聲痛苦,經歷過奧運會比賽后的千夫所指,但是她仍然是那個愛在比賽結束的采訪后拿姜山開玩笑的李娜。2013年,澳網中心球場,在全球的注視和全國人民的期待下,因為摔倒而再次錯失大滿貫冠軍,這個她最早進入大滿貫決賽的場地,要直到第三次決賽才拿下這個冠軍。
一切都沒那么容易。
我愛李娜,我愛網球。所以也讓兒子開始打網球,接受這個運動文化的熏陶,希望他能通過這項運動強身健體,也希望他能感受到這項運動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