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納蘭容若,《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聽著納蘭容若的這首擬古決絕詞,不禁想到了李益和霍小玉之間的情事,每次都會拿《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和《寫情》這兩首詩詞作比較,都會想到世間竟有這么多相似的有情人。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你曾經(jīng)也許遇到過一個人,他與你相愛,相知,相守。你以為他是你全部的全部,他是你存在的意義。
你愛他,如生如死如火如荼纏綿如呼吸;然而有一天你們分手了,得已不得已情愿不情愿,傷筋動骨聲嘶力竭歇斯底里憤怒悲傷安靜壓抑,而那個人就那樣消散于你的世界了。同時,他靜默地關(guān)閉了你通向他世界的門。
那是在唐大歷年間。那一年,霍小玉初初長成一個明艷無倫的少女,承母親的舊技,做歌舞姬待客。清麗可人的她恰似一夜芙蕖迎風(fēng)涉水而來,艷名動長安。而李益赴長安參加會試,中進士及第,少年登科,更是春風(fēng)得意。他的詩每每是墨跡未干,長安的教坊樂工就千方百計地求來,譜上曲子讓歌姬吟唱。長安無數(shù)豪門貴族請畫工將他所寫的《征人歌》、《早行將》等詩,繪在屏幃上,視為珍品。大歷年間的長安城,無人不知李益李十郎的詩名。
他們就是這這樣一個背景下相遇,相知。和所有花好月圓的故事的開始一樣,他們一見鐘情情投意合情意綿綿難舍難分。才子生在這世上本來就是要配佳人的,就好像天上浮云,水里游魚,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場安排。但是這世上有太多的意外,他們之間的愛情太過純粹,都沒在意外界的影響。不久朝廷派李益外任為官。李益打算先回隴西故鄉(xiāng)祭祖探親,來年走馬上任,一切安排停當(dāng)之后,再派人前來迎接霍小玉完婚。
但這時候家里安排李益和盧家女見面,李益有可能看盧家女溫柔賢良,盧家又有權(quán)有勢,心里也活動了,就和盧氏結(jié)為夫妻。霍小玉知曉了她和李益之間是情分已斷。后來李益來見了她,看到他,霍小玉是又愛又恨,心知兩人已經(jīng)是覆水難收。小玉的決絕是女子中罕見的。在臨終前,她緊握李益的手臂道:“我為女子,薄命如斯,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慈母在堂,不能供養(yǎng)。綺羅弦管,從此永休。徵痛黃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當(dāng)永訣!我死之后,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
極愛成了極恨,讓人不禁可嘆,可泣,可悲。我想李益是愛過霍小玉的,只是因為事事無情,不能如愿! 如果你為一個人切骨般痛過,你就會明白李益在說什么。他說,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失去了那個人以后,他再也沒有千金一刻的春宵,也沒有了風(fēng)清月白花下相偎相訴的良辰美景。
? ?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 天國的階梯,消失在云間,你仰頭瞻望思念的余光,只看見藍天上白云輕輕流動,天上圣門已闔。在安靜的甜黑的夜晚你想念他,思念若水滴,還沒落淚,就干了。
?
古語有云“相逢何必曾相識” 是啊!
人生若只如初見,相識何必曾相見
個人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本人。
本文今日頭條 簡書同發(fā)
外篇:對于這兩副寫情寫景詩詞,感觸頗深,但筆力不夠,只能圖片來湊了。希望以后底蘊更加深厚能表達心中所思所想所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