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節日”為話題作文

圖片發自簡書App


【范文賞析】

? ? ? ? ? ? ? ? ? 爆竹聲聲

? ? 小時候,總是在爆竹聲聲中盼望著和爸爸媽媽一起上外婆家過春節。

? ? 記憶中,農村到處彌漫著爆竹那喜悅的火藥味,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好不熱鬧!

? ? 外婆家自然也早早地張羅起來了,火紅的春聯里里外外貼滿了小院。“外婆!外公!”我們幾個孩子活蹦亂跳地舞著花進來了,然后是二姨、三姨提著大包小包接踵而至,鬧哄哄地擠滿了小屋。

? ? ? 每到這個時候,外婆總是忙前忙后,甚至顧不上揩一揩新棉衣上的油漬!大魚、豬頭、兔包,還有外公前一天就燉好的雞等,擺得一張大圓桌上連放碗的地方都沒有。于是,姨夫們便端著酒吃,阿姨們則重復著她們小時候的故事,個個面紅耳赤,我和表弟幾個則早拉著舅舅去放煙火了。

? ? ? 那一夜,外婆家的小院子里沒有天黑。

? ? ? 長大了,我依然去外婆家過春節。但是爸爸媽媽要加班,我便自己去了。

? ? ? 村子里的爆竹聲依然是那樣熱烈,只是點著爆竹玩的小孩已是幾個新面孔了。

? ? ? 外婆依舊早早地張羅好了一切,小院鋪上了瓷磚,它干凈得令我不敢下腳。春節,我窩在外婆家的小閣樓里看了一天的電視。夜幕下,爆竹聲聲應和著煙花的絢麗,漸漸清晰,幾個來串門的親戚也都回自己家去了。新年的晚風瑟瑟地鉆進外婆的小屋,捎來了外面爆竹歇斯底里的喊叫,有點刺耳。

? ? ? 桌上的萊依然豐盛,我端著碗,竟不知從何下筷,以前總是和表弟搶著吃某樣菜,現在表弟不在,竟有些疑惑——外婆的手藝是不是退步了呢?

? ? ? 外婆不住地往我的碗里頭夾這夾那,夾著說著:“你舅舅還在西安,機票太貴了,過兩天再回來;你三姨一家去外地做生意了,恐怕過年趕不回來;你五姨在杭州,估計初四回來……你爸媽很忙吧?”我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似乎領悟到了什么。“忙,現在都忙啊……”外婆這一沉默,屋子里一下子就靜了下來,屋外的爆竹聲聲依稀可聞。幸好電視里的春節晚會正咿咿呀呀地唱著,這才有點像春節了。

? ? ? 我看了一眼外公,他正就著溫熱的黃酒吃菜,眼睛直直地望著電視,沒有什么話,很認真地吃著,偶爾評論一句節目,幾個字,幾個詞。

? ? ? 我開始打量外婆小屋里的擺設。門楣上,一張“子孫滿堂”的橫批,紅得耀眼。在那個位置,我清楚地記得,年年都貼著一張“子孫滿堂”。今年,一定是新貼上的……

(選自《全國優秀作文選》初中版2008年第3期,作者李怡雯)

①以時間為序安排材料:先寫小時候過春節的熱鬧,再寫長大后過春節的落寞,前后對比,結構清晰。。? ? ? ? ? ? ? ? ? ? ? ? ? ? ②場面描寫:孩子們活蹦亂跳放煙花,二姨三姨提著大包小包擠滿小屋,外婆外公忙前忙后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喝酒聊天,熱鬧喜慶的過年氣氛躍然紙上。。? ? ? ? ? ③恰當運用關聯詞、提示語:連貫自然的寫出春節習俗依舊,爆竹聲聲依舊,可是氣氛已改。現在的冷清和以前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

④語言描寫:外婆的話質樸自然,巧妙交代了如今春節冷清的原因。“忙,現在都忙啊……”簡短的語句透露出老人的孤獨失落和中年人為經濟大潮裹挾的艱辛和無奈。

⑤線索:題目是爆竹聲聲,文中四次寫到爆竹,由喜悅的火藥味到歇斯底里地喊叫聲,一線串珠,脈絡清晰。

⑥結尾意味深長:一張“子孫滿堂”的橫批透著無奈、透著諷刺,揭示主旨,發人深省。

教師點評:

1.這篇寫春節的文章讀來讓我們心頭一酸,本該喜慶的節日卻彌漫著失落與淡淡的憂傷。文章分為兩個部分,先寫小時候在外婆家過春節的熱鬧情景,再寫長大以后一個人陪著外公外婆過春節的落寞情景,前后對比,寫出了當代經濟大潮下中年人生活的艱辛,老年人生活的孤獨,傳統意義的“年味”漸漸走遠。

2.文章標題為《爆竹聲聲》,兒時爆竹聲里的是喜悅,長大以后爆竹聲里是落寞,一樣的爆竹,別樣的滋味,時過境遷,感受深刻,自然更能夠感動讀者。

3.好文章是心頭那份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了源頭的活水和活潑的情感,文章的語言自然、生動、連貫,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局部與整體之間,都在作者的通盤考慮之中。如果沒有充實的內容,缺少真切的情感,下筆如有千斤重,想把幾個句子寫連貫可能都是件難事,更不要說把一篇文章寫得流暢自然了。

名家名篇:

以節日為話題的范文:

? ? ? ? ? ? 《春酒》? 琦君

? ? ? 農村的新年,是非常長的。過了元宵燈節,年景尚未完全落幕。還有個家家邀飲春灑的節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覺里,其氣氛之熱鬧,有時還超過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時,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們玩兒不許在大廳上、廚房里,生怕撞來撞去,碰碎碗盞。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時,腳都不許擱住灶孔邊,吃東西不許隨便抓.因為許多都是要先供佛與祖先的。說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討吉利,因此覺得很受拘束。過了元宵,大人們覺得我們都乖乖的,沒闖什么禍,佛堂與神位前的供品換下來的堆得滿滿一大缸,都分給我們撒開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還捧一大包回家。

? ? ? 可是說實在的,我家吃的東西多,連北平寄來的金絲蜜棗、巧克力糖都吃過,對于花生、桂圓、松糖等等,已經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歡的是什么呢?乃是母親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寶酒,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于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 ? 八寶酒,順名思義,是八樣東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棗(不知是南棗還是北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兩粒橄欖。要泡一個月,打開來,酒香加藥香,恨不得一口氣喝它三大杯。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卻傘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 ? ? 我喝完春酒回來,母親總要聞聞我的嘴巴,問我喝了幾杯酒。我總是說:“只喝一杯,因為里面沒有八寶,不甜呀。”母親聽了很高興。她自己請鄰居來吃春酒,一定給他們每人斟一杯八寶酒。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

? ? ? 春酒以外,我家還有一項特別節目,就是喝會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錢用,要起個會,湊齊十二個人,正月里,會首總要請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謝,地點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廳。酒席是從城里叫來的,和鄉下所謂的八衙五、八盤八(就是八個冷盤,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熱菜)不同,城里酒席稱之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盤、四熱炒、四大碗煨燉大菜),是最最講究的酒席了。所以鄉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 ? ? 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新春喜氣。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會首旁邊,得吃得喝。這時,母親就會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寶酒給大家嘗嘗助興。

席散時,會首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于得了兩條,開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寶酒,都問母親里面泡的是什么寶貝。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足滴酒不沾唇的。

? ? ? 不僅是酒,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致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人家問 她每種材料要放多少,她總是笑瞇瞇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么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說:“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寶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給兒子,告訴他是“分歲酒”,喝下去又長大一一歲了。他挑剔地說:“你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你小時候家鄉自己釀的酒呀。”

? ? 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 ? ? ? ? ? ? 又是一年粽飄香

? ? ? 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過我的心間。我如故鄉飄落的一枚樹葉,在這人聲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長著無盡的鄉愁。

? ? ? 離端午節還有好幾天,超市就已經在最顯著的位置上堆滿了各種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給人一種想擁有的沖動。

? ? ? 淡淡的音樂在超市里飄蕩,透著一絲頹廢和蒼涼,勾起人無盡的遐思。我站在冷藏柜前,心游離著,腳步踟躕著,眼睛卻在粽堆里漫不經心地尋找著。

? ? ? 我在尋找什么呢?是尋找一種似曾相似?還是尋找儲藏在時光暗河里的那段記憶?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溫一段過去?

? ? 尋覓了好久,最終還是失望地走開了。盡管面前的粽子玲瓏剔透,軟糯如玉,仿佛一口咬下去就會甜膩到心里,但卻少了一份天然與溫情!

? ? ? 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都要包幾斤糯米粽子給我們解饞。糯米是自家種的,天然環保,入口潤滑,回味悠長;粽葉是在大姨家采摘的,新鮮的葉子,如二月初綻的新綠,捧到手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悅。這份喜悅,是記憶里永不凋謝的三月。即使花謝了,柳枝蕭條了,歲月溜走了,這喜悅依然還在。

? ? ? 端午節的前一天,母親放下所有的農事,換上干凈的衣服,將煮好的粽葉拿到天井里,又將稱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凈,然后瀝干水分,調好食用堿,一并拿到天井里待用。早晨的霧靄還未散去,陽光淡淡地灑在母親的身上,柔和,清雅。母親熟練地做著這些,我像尾巴一樣跟著她進進出出,如過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態不言而喻。

? ? ? 一切就緒,母親終于坐下了。她先將粽葉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將調制好的糯米用湯匙一點一點地放進‘漏斗’里,直到‘漏斗’飽滿,輕輕一壓就會溢出米來,再用筷子一點一點地扎緊。筷子扎的時候要輕巧,不然戳穿粽葉就前功盡棄了。扎好后,母親用剩余的粽葉一層一層地將其包裹起來,裹成錐形,然后用粽繩牢牢系緊。

? ? ? 整個程序精細,繁瑣。母親做來卻是那樣的專注!

? ? ? 我蹲在母親身邊,如癡如醉地看著。母親的嘴角往上輕輕揚著,淺淺的笑容在眉眼里鋪展,流溢;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涔滿了細密的汗珠,遠遠看去,就像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在淡淡的光暈里,母親竟然是那樣的美麗,美得如一尊素凈的畫,在我心里不停地跳躍,無限地放大......

? ? ? 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騰了。來不及等到它冷卻,撿肥實的撈起一個,剝去粽葉,輕輕咬一口,便覺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齒飄香。

? ? ? 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遠盤踞在記憶的最深處。母親溫情的姿勢也永遠定格在童年的夢里,清晰如昨……

? ? ? 母親去世后,家里再也沒有包過粽子,粽子也就成了一種懷念。每到端陽節,我們也會在街上胡亂買一點,算是應付了節日。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香的,甜的,肉的,素的等等多如繁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是這些粽子披上了商業的外衣,就成了節日的妝點,多了些浮華與世俗。雖然一樣的香糯,但遠沒有母親包的好吃。去年,偶爾聞到那久違了的香味,便尋香找去,見是一個老媽媽推著車子在沿街賣粽子。老媽媽慈眉善目,溫和少言,像極了當年的母親。心里那根柔軟的弦突然被輕輕觸動了,溫情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著漩漩。我忙掏錢買了幾斤。迫不及待地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還是香,糯還是糯,卻依然少了那一股濃郁的味道。

? ? 這濃郁的味道,是記憶深處永不飄散的溫馨。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母親的味道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教師下水文:

? ? ? ? ? ? ? ? ? 小時候的清明節

? ? ? ? ? ? ? ? ? ? ? ? 劉建波

? ? 我們小時候,物質極其匱乏,家家戶戶能吃上地瓜和玉米面餅子就是好日子,所以童年美好的記憶幾乎都和吃有關。過完年吃完白面餑餑、餃子、豬頭,就盼著正月十五的元宵、脂包,然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節日,嘴巴都淡出了鳥,清明節才在千呼萬喚中慢條斯理的來了。

? ? 脫掉厚重的棉襖 ,呼呼的吹著柳哨,煦暖的陽光灑滿了村落,。清明早上一起床,喝了高粱米粥,吃了可以變聰明的大蔥,我和二哥就趕緊裝好挑選出的三兩個雞蛋,早早的來到街上,找人碰雞蛋。(家門口有大人用灶灰打的囤,到現在我也弄不清楚是啥講究,反正我一直很虔誠的進進出出繞著走,不敢稍稍逾越。)挑雞蛋是有講究的,紅皮小頭處有點粗糙的雞蛋最結實,長形的比圓的結實,和人對碰時也有技巧,要五指抓緊,只露出一點小頭,碰時要用上手的力氣,要主動去碰對方薄弱處。我總不能眼疾手快,自己的兩個雞蛋雙頭都破了,兩個姐姐的也讓我碰破了,眼淚快掉下時,哥哥總能把他的雞蛋王讓我和小伙伴碰一下過過癮,不過他也很小氣,就怕我跟他碰壞了,寶貝似的搶去,滿村碰,最后勝利的那個小伙伴有無上的榮光,那個雞蛋會被大家奉為神物,過兩天不得不吃時,我們普遍認為吃了這個蛋的人力氣一下子大了好幾倍。有很長時間,小伙伴不敢和他打架......

? 再說說蕩秋千,清明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豎起了秋千,橫跨村里的主街道也豎起一個大大的秋千。清明當天,大姑娘小媳婦老頭子小伙子呼啦啦涌上街頭,比賽誰蕩的高,誰花樣多,誰家的小伙帥氣,誰家的媳婦模樣生的俏......歡聲笑語伴著秋千飛,最后勝出的那個仿佛是從云中走下來的天將、仙女,可把人要羨慕死。真可謂是“黃發垂髫、怡然自樂”啊!

? 如今,雞蛋成為家常便飯,清明也變得索然無味,真想問一句,現在的孩子真的比我們幸福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生作品:

? ? ? ? ? ? ? 年味濃濃餃子香

? ? ? ? ? 嶗山七中? 八年級六班? 楊昕怡

? ? 每年過年,最讓我難忘的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

? ? ? 除夕這天一大早,我便甩下爸媽,左手提著海鮮排骨,右手提著蔬菜飲料興沖沖闖進外婆家。

? ? ? 外婆早就把家里拾掇得窗明幾凈,等待著新鮮的食材了。我幫外婆擇好菜,就輪到外婆大顯身手了——調餃子餡兒。只見外婆手持菜刀,把鮮肉大卸八塊,接著把菜沫兒和肉沫兒和在一塊,準備倒入調味料。調味也是一門學問,只有各種調味料的把握均衡,才能使餃子又鮮又香,我問姥姥油鹽、醬油、五香面、香油大約多少,姥姥笑瞇瞇地說“我也沒個定數,都是大約摸,邊調邊聞,時間久了就合適了。”我點頭默嘆,這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吧!

? ? ? 中午,爸媽姍姍來遲。外婆忙活了一上午,累得直不起腰,抬不起手。于是爸媽擼起袖子準備和我一起并肩作戰。我們三人圍坐在炕上,中間放著一個巨大的菜板,菜板上擺滿了包餃子需要的工具。爸爸率先拿起一塊已經發好的面團,平均分成小塊,揮舞著搟面杖,把小面團變成薄薄的餃子皮兒。爸爸越干越起勁兒,一張張餃子皮兒如雪片般向我和媽媽飛來,我和媽媽也不敢怠慢,添餡兒、捏皮兒,眼疾手快、配合默契,不一會兒,一排排餃子就隊列整齊地站在竹蓋墊上,蔚為壯觀!那圓鼓鼓餃子里包的豈止是肉和菜,它還包著闔家團圓的幸福、裹著走向富裕的甜蜜……

? ? ? 除夕夜,在大紅燈籠的映照下,在熱烈的爆竹聲中,一家人歡聲笑語圍坐在餐桌前,吃上一盤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嘮一嘮一年來的成敗得失。彌漫在家中的,是餃子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年的味道。這濃濃味道,足以讓人對新的一年充滿無限希望!

? ? ? ? ? ? ? ? 秋思何處

? ? 嶗山七中? 八年級五班? 鄭卓遠

? ? 一輪秋月,形單影只,向人間灑下萬丈銀輝。

? ? ? 我于書架上取下早已落塵,顯得有些古樸的詩書,書香陣陣拂過歲月的足跡,停駐在去年的中秋夜。

? ? ? 記憶中的月亮有些不同,她并不是孤獨地灑下銀輝,而是如老農般送來豐收的金波,顧不得疑惑,清香便將我的心神勾了去,又是一陣喧囂,我循聲過去,家鄉稍顯老舊的院子此時盛滿了團圓,奶奶與母親嫻熟地做好了一個又一個散發著清香,勾人食欲的月餅,雖是有些單調,看上去似是比不上那些超市里擺放得整整齊齊,眼花繚亂的商品,可是嘗起來卻是格外香甜,一口入肚,隔壁的胖橘貓,院中的老槐樹,天上一輪明晃晃的月亮,都用盡了力,想要爭上一兩口,我急忙護住,生怕漏了,院子內外又充斥著歡聲笑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親情,那是無論多悲的秋風也吹不散的,每當過完一個中秋,月亮都會變得更大了,老槐樹也煥然一新了,我和胖橘貓也都變得更胖了。

? ? ? 又是一陣秋風,翻動著詩書撫過了“人間好時節”撫過了“洞庭青草”月光偏執,終是照亮了“不知秋思落何家?”似是對我的疑問,又似是對我的嘲弄。金秋時節,本應是團圓,然則今年父親出差,母親外出辦事,姐姐又于遠隔千里之外的地方上大學,屋內冷清,只留我與一盒冰冷的月餅承擔秋思。

? ? ? 冰冷的月餅是不斷疏離的親情,我默默地將月餅分出兩份,那是敬給同樣形單影只的月亮和廣寒月宮中與所愛分離,飽受秋思的嫦娥,愿明年的今日這秋思不再落到我家。

? ? ? ? ? ? ? ? 粽葉飄香

? ? 嶗山七中? 八年級五班? ? 王茹涵

? ?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在這江南輕柔的色彩里,濕濕的雨季中緩緩而來。那清涼的春雨淅淅瀝瀝的一直下著,下著,伴隨著我們舒緩閑適的度過這個美好的節日。

? ? ? 在江南春雨的背景中,我也盼來了姐姐。 周日,推開家門,一陣如風鈴般清脆的笑聲和著青青的粽草葉香味便向我襲來,一定是姐姐和媽媽正在包粽子.我也仿佛受到粽葉清香的誘惑,興奮地在客廳里亂竄,似要嗅上一口這個季節的味道。姐姐聽見開門聲響從廚房里跑了出來。一見到我就撲過來抱我,連連說我又長高了, 但姐姐依舊沒變。還是那么樂觀,依舊笑靨如花……

? ? ? 接著大家開始吃粽子,今年我們家的粽子形狀可謂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圓的還有像牛角一樣尖尖的,大概是姐姐的杰作吧。剝開墨綠色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里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綠白紅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艷麗動人。清香淡雅,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軟糯爽口。大快朵頤后媽媽又泡上我最愛的薄荷葉茶,那清涼的味道,真是好極了!

? ? ? 端午節,有許多美麗而古老的傳統。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佩香囊……最喜歡的,還是姥姥親手縫制的紅紅的香囊,據說有避邪去瘟之意,但實際上是我襟頭腰間的點綴裝飾。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天空也會飄著牛毛細雨,而小小我總是倚在姥姥的懷里看著姥姥嫻熟的包粽子,認真的幫我做著香袋……

? ? ? 如今打開我的衣柜,還能看見一只紅緞綢的香袋,它用五彩線系著,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五顏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圓圈綴成的,是那年姥姥親手為我縫制的。只可惜,這些年,她手腳不利索,人也老了,我因為埋頭作業也沒經常回去看她,所以,這些年我便不再有新的香囊……如今花開花落,鶯飛燕舞已幾個春秋,每到端午,我便把它從衣柜里拿出來,摩挲間,姥姥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 ? ? 端午!你給我帶來許多快樂,也勾起了我對如煙往事的無限懷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難忘的回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范文賞析】 爆竹聲聲 小時候,總是在爆竹聲聲中盼望著和爸爸媽媽一起上外婆家過春節。 ...
    雪納瑞六六閱讀 989評論 0 1
  • 寒潮來了。天氣預報說是三十年一遇。我辭掉了家教的寒假工,從鎮上趕回了鄉里。 鄉里沒有別人了,只有年近八旬的外婆。 ...
    獵雪閱讀 536評論 0 8
  • 生了好長時間的病,不能工作,不能賺錢,沒有朋友,孤單一人,很少出門,有時候在樓下小區逛逛,跟隱居似的。閑來就看看娛...
    Irene_34d0閱讀 195評論 4 2
  • “也許我以后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可能會成家,可能會有孩子……因為人的記憶都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把最重要的東西...
    書畫藝貳叁閱讀 231評論 0 0
  • 順應情感的爆發 也就是駕馭了它 理論是剝離感情的感悟 人與人的關系 暗中較量也能安然無恙 逃避競爭也就是逃避愛 虛...
    酸城市閱讀 5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