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參加了林健老師的“4D卓越團隊領導力工作坊”,兩天的課程,對我來說,愿意跟隨林老師打卡修煉自己,因為這樣的修煉讓我更懂得“溫柔”。
我已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從事最基層的秘書工作開始,我就一直跟自己較勁,跟工作較勁,跟周圍的伙伴較勁。別人不愿干的工作,我愿意干;別人不愿得罪的人我得罪了(其實我也不知道得罪了別人);別人休息了,我在工作。這股跟一切較勁的精神,幫助我從最基層的秘書做到現在的集團副總。
表面上看我事業上順風順水,其實我心里挺孤獨,我的同事,我的下屬表面上挺尊敬我,但都不親近我。當然我也不認為這是個什么事,因為我自認為,只要我想我無所不能。
隨著工作壓力的日益增加,團隊跟不上發展的腳步的時候,我的內心開始焦慮,自醒:為什么我的團隊戰斗力不行!老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我不認為自己是個“熊將”,但手下的兵不夠強是事實。大多數人不行,問題肯定出在領導身上。在內心焦慮、彷徨、痛苦的時候,我非常有福氣走進DISC社群,走進“4D卓越團隊領導力工作坊”。
首先,我要先解釋一下 ,什么是4D8B。
A:Attention,也就是關注點,關注所向,力量所向
M:Mindest,心態,也就是當下的情緒/感受,和你的思想
心態轉變過程就是建設你的行動平臺的過程。
B:Behavior(行動):將有效的行為變成習慣,
B1表達真誠感激,B2關注共同利益,歸屬于綠色;B3適度包融他人,B4信守所有約定,歸屬于黃色。?B1到B4的共同點是用情感決策,重視人情,以人為本,強調“做人”。B1B2從待人的角度,關注人最底層的需求,就是善意和利益,其對應著人的生存基礎與安全需求。B3B4關注人相對更高層次的需求,即交往與合作,其通過包融和信用來維護。B5表達務實的樂觀,B6百分百地投投入,歸屬于藍色;B7避免指責和抱怨,B8厘清角色、責任與權力,歸屬于橙色。B5到B8的共同點是用邏輯決策,重視規則,依法行事,強調“做事”。為了滿足人更高層次的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到了B5B6,開始注重未來和創新,強調投入方法。B7B8則更理性地強調可行性和規范實施,確保目標的實現。
這是一個完美的步驟,要求人們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R:Results(結果):結論
馬斯洛的需求顯示,人類只有滿足基本需求后,才可能追求更高層次的目標。
為了實現目標,需要團隊,乃至整個人類的共同努力,在團隊協作過程中,為了步調一致,當然得先做好人的工作,才能讓人去工作,而且要以身作則。
4D8B的修煉就是先人后事,先人后已的過程。
學完4D8B的工具,每天打卡,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處理事情一定要先綠、次黃、再藍、后橙。無論在工作中,還是與親人、朋友、周圍人相片中,都要先把人的心情哄開心,人家都能開心的讓我開心。
我的藍色風格,自然在平時工作中,眼中只有工作,不太關注別人的感受。即不愿花時間與與人寒暄、客套,也不顧別人心里感受,下屬工作做不好一頓批,下屬工作做好了也聽不到表揚聲,當然在我的眼里很少有人可以把工作完成的值得我表揚。團隊長期顯示出“紅色”,我的指責、憤怒、不滿意,員工的害怕、擔心、不滿。近一個月來,我沒罵過一次,沒發過一次火,在幾次瀕臨“火山爆發”前,成功止火,還是能先以理解、表揚的話開場,慢慢過渡到需要改善的建議。雖然過程我好累,但發現別人更容易接受,更高效完成交待的工作。團隊慢慢從“紅”轉“綠”了。
同時,我經常與團隊的人員交流,我的性格傾向主要是藍色的,我的工作風格更傾向于效率高,想法多,眼中看到的都是不足,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以后與我的溝通中,盡量做到速度快,匯報工作帶著自己的想法來,言簡意駭,不要拐彎抹角……
通過這種方式,我讓下屬更懂我。互相了解后,工作的默契也加強,大家的心不會太累。
初嘗4D8B的成果,已經讓“鋼鐵直女”的我更“溫柔”。繼續修煉,且行且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