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是最大的年輕人寫作社交社區。現在90、00后是年輕人,但簡書是一家偉大的,要活很久的公司,你們都會老去的...年齡不是年輪,端在于內心。我們的內容主張是真實、新鮮、多元。廣場舞大媽們,讓我們看到你的另一面!
摘自《簡書出版》的這段話道出一個真相:簡書是一個年輕的平臺,90后才是簡書的主流人群,這連80后都無法回避。作為簡書上的70后,我們即使不能算作另類,完全也算得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我們和簡書的主流人群有代溝,不管你承認與否。
歌德說過:人到中年還試圖實現青年時的希望和心愿,那一定是在欺騙自己。人一生的每個十年,都有他自己的幸運、希望和渴求。
我們感覺自己已經融入了簡書,可難免還有這樣的感受:對一些“爆文”真心覺得精彩,也為之貢獻了一顆紅心。可讀后只能是一聲嘆息,留待年輕人去實踐吧!我們已錯過了那個年紀。
有些事對于我們,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比如創業和奮斗,比如愛情和曖昧。
就象遇到年輕時喜歡吃的冰激凌,還是喜歡的那個口味,可已經不適合再去嘗試。
“也許我們從未成熟,還沒能曉得,就快要老了,盡管,心里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
是的,盡管心里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可真得面對年輕,還是覺得自己老了。
簡書里的年輕人,比之同齡人,已經是成熟理性得多。本質上,他們就是年輕時的我們,如果同樣年輕,我們很容易與他們成為朋友和知己。
加入了幾個簡書交流群,也與一些年輕朋友有過深入探討。在對一些問題的嚴肅討論上,他們思想的成熟和深刻,做我的老師一點也不過分。
但群里的氣氛一旦熱烈起來,這些小朋友們一口一個“單身狗”,一口一個“萌萌噠”,讓自己再也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
感覺就像置身于一個氣氛熱鬧的KTV,年輕朋友們在唱著屬于他們的歌,我只喜歡做一個微笑的旁觀者。新歌也會唱一兩首,只是覺得不適合再去唱。同樣的歌,也許只適合由年輕人唱出來。
喜歡讀書寫作的人,一般都缺少娛樂心態和“逗比”氣質。相信年輕的朋友,也愿意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體面,襯托他們的年輕。
我們懷著真誠的心,寫下一篇篇真誠的文字,也很難成為爆文。也許有的文章并不是寫得不好,只是根本不是年輕人的關注,或者難以得到他們的認同。我們的散淡,在他們看來實在無味;我們的淡泊,在他們看來過于消極;再說,這個年紀來簡書的中年人,成長奮斗史也的確不值得年輕人去復制。
對于愛情,我們最無話可說。已沒有了年輕時的浪漫,也還沒到懷念愛情的年紀。留給我們表達的空間已經很小。我們不似、也不應如年輕人那樣敢愛敢恨,那樣理所應當,那樣隨意表達。真正值得回憶的東西,只適合在沒人的時候慢慢咀嚼。
好在我們的文章,終歸還是會有人看。雖然不至成為爆文,但還是會有人認同。仔細看看回復,感同身受的,大多還是同齡人。我們不是簡書的大多數,但還是有許多人。
當然,簡書也是一個包容的平臺。每個人都是通過文章來展示自己,了解別人。只要我們不刻意強調、甚至忘掉自己的年齡,也并沒人注意到我們老了。不同的年齡段,一樣有在尋找同類的人,也一樣會遇到相似的靈魂。
簡書不是我們的,簡書也是我們的,簡書最終是我們的。正如簡書說的“你們終會老去”。只要我們一直都在,一直前行。我們并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