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拜訪朋友,他們小兩口去年剛升級當上父母,手忙腳亂之余,空閑時間成為他們當下最需要的。
離開的時候,她家哥哥去送我,我問到,哥哥年前因為那份工作需要常常出差,而想換工作,現在換了吧。他回答我說,“已經換了啊,現在離我家非常近,你看,就是那棟樓。”他只給我看他家小區附近的高聳寫字樓。
我開心的說,“那很棒呀。這個不用出差吧,而且離家很近了,有時間照顧寶寶了。”
“這個也要出差,我準備再換一份工作,但需要到之前那個地方上班。已經聯系好了。”哥哥說道。
“那個不用出差嗎,可是離家有點遠。”我有些遲疑。
“嗯,那個工作月收入一萬多,而且比較清閑,工作量不算大,很多工作可以在家來做,不用天天去上班。現在就等著簽合同了。”哥哥憨憨的笑著,他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在這個不算很大的城市,這月收入還算可觀。更重要的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大量空閑時間很吸引人。
回去的路上,我想了想這哥哥十多年的經歷,看到他們今天的日子非常為他開心。天道酬勤,其實并不虛,只要你找準方向,真的去努力。
當年考大學的時候,哥哥大概也沒什么喜好的專業,反正上學的時候就是聽著老師的耳提面命努力考高分。高考之后,看到五花八門的專業,哪里知道自己對啥感興趣,哪里了解那些專業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高考成績沒有很好的哥哥只上了一個二本,倒選了當時最熱門的貿易類專業。稀里糊涂四年下來,畢業證學位證倒是拿到手了,只是就業的時候,對自己的專業對口的工作沒絲毫興趣。
路在何方,恐怕從那時候才開始考慮的。雖然荒廢了四年時間,但比起未來的幾十年,一切還來得及。
還沒畢業的時候,哥哥和姐姐談起了戀愛。畢業后在倆人一窮二白的時候,哥哥就把姐姐拐到了婚姻中。
但生活不是偶像劇,柴米油鹽才是常態。工作沒著落,房貸壓力大,內向的哥哥更加沉默寡言,他對自己的專業沒興趣,喜歡計算機沒基礎,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幾次碰壁,他也有些迷茫了,是進一步學習還是妥協。半年的時間,他沒工作、沒收入,天天在家呆著,那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并不知曉,但我知道姐姐的壓力很大。可她不曾抱怨過什么,會很努力地鼓勵哥哥。
我記得那個假期去他們家里玩,哥哥學會了炒土豆絲,他可以把土豆絲切得像頭發絲一樣。聽著他們兩人彼此夸獎、調侃,艱辛的日子仿佛也快樂無邊。
在那半年里,哥哥在家考出了幾個計算機專業的資格證書。為了克服害羞的毛病,又在姐姐的鼓勵下,去電腦城干了半年銷售,學著去與人打交道。厚道的哥哥努力克服羞澀,學著去給客戶介紹產品,有時也常常被其他同事搶走訂單而影響績效收入,但姐姐與哥哥從不在意那些被搶走的訂單,他們雖然貧窮,但志不在此。
半年之后,他覺得已經得到了之前自己想要的提高,就毅然決然辭掉了工作,回家沉下心來,在很短暫的時間里,考出了一個含金量很高的專業證書。憑借這個證書,終于找到了一個有關計算機的工作,接下來,學習方向更加明確,邊工作邊學習邊考試邊提高,每一次跳槽都是一次提高,薪酬也跟著一直在上漲。
哥哥終于成了他們家里名副其實的“頂梁柱”,工作穩定之后,他回家對姐姐說的第一句話是,“以后房貸我來背,你的工資就用來買你喜歡的東西吧。”那些艱辛的日子,過去了。哥哥用了十年的時間,實現了他的一個愿望。
當年我們在學校的時候,甚至剛工作時,都是迷茫的,未來的模樣,誰知道呢。從畢業那天開始,看似大家起點一樣,但走著走著,有的道路日漸清晰,越來越明確;有的大概就稀里糊涂沉淪下去。
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找準方向,然后義無反顧努力下去。畢業時候的專業,甚至初始的工作不是你喜歡的,有什么關系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不全力追求你的興趣并為之努力,要不就把你的專業變成你的興趣,做到極致,哪一行都出精英,哪一行都生活無憂。
所以,現在不論是自己郁悶的時候還是看到那些抱怨的人,冷靜下來的我都在捫心自問:你不滿足的現狀,是否做了哪些努力去改變這個現狀。是方向不對,還是努力不足?別空口抱怨環境惡劣,有本事你就離開這環境,離開不了就想法子應對,抑或默默蓄力。除了切實的行動,所有的空口白話都是徒勞,這就是哥哥十年的經歷給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