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張曉風(fēng)《一個女人的愛情觀》中所言,一飯一蔬里有著天長地久,而一鼎一鑊里,是朝朝暮暮的相伴。
記得剛結(jié)婚的時候,租住在一個30平米的房子里,一間臥室一間廚房。先生和我婚前都沒有下過廚房,我們依然每天樂此不疲的添置著廚房用品,鍋、鏟、瓢、勺一應(yīng)具全的廚房初具規(guī)模。要為廚房剪個彩啊,我要煎個荷包蛋,我覺得這應(yīng)該是最簡單的,沒什么問題,我在恐懼中“啪”的一聲打開爐灶,把油倒進(jìn)去,看著油冒煙了,把雞蛋磕開放進(jìn)去,突然有油濺出來,正好嘣到我手上,我啊的一聲,一抖把鍋子碰翻了,鍋里面的油和雞蛋撒了在地上,我的腳和腿首先是重災(zāi)區(qū),被燙得一片片紅,疼的我呲牙咧嘴,燙傷很長時間才好,也為我埋下了陰影,怕開煤氣灶,怕熱油。先生義不容辭的就唱起了“鍋碗瓢盆交響曲”,看著曾經(jīng)十指不染春水的他,在廚房里挑揀酸甜苦辣,小小的蝸居也有滿滿的愛。他開始也笨笨的,面條冷水就下鍋了,結(jié)果都粘在了一起;有時候他溜號了,廚房里冒出了竄煙的味道.......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漸漸代替了過往日子里的花前月下。我一般下班比他晚到家一個小時,他總會在這一個小時里面,購買食材,先淘米燜上飯,同時開始準(zhǔn)備菜。我一到樓院一抬頭都會看到他在陽臺上朝我擺手,走在樓道里就能聞到菜香,我就八九不離十的猜到做了什么菜,他給我開門,我第一句話就說“今天是不是做了帶魚”,他就說“狗鼻子真靈啊”然后就洗手,吃飯。吃完了飯,我負(fù)責(zé)刷碗,收拾廚房里的一片狼藉。
后來我們的房子越來越大,廚房也越來越大,功能具全的整體廚房,超大的操作臺,卻很少冒出飯菜的香味了,一個是油煙會熏染屋子,一個是他也越來越忙,有的時候就到外面吃或者叫個外賣。他每天那么辛苦,孩子正在長身體,沒有營養(yǎng)怎么行呢?我得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安撫他們的胃了。我決定在家里掀起一場廚房革命,我下了豆果美食、下廚房的app,每天研究什么食材搭配,做菜的步驟,怎樣吃的更健康,營養(yǎng)更全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加實踐,和一次次的不盡如意,終于頗有心得。早餐我會做偏西式的,水果奶昔、煎蛋、烤全麥吐司、蔬菜沙拉、醬牛肉.....,這樣營養(yǎng)比較全面,中午三個人都在外面,我給兒子帶上切好的水果和牛奶,晚上會做些海鮮粥、炒個青菜、或者咖喱飯、意大利面,周六周日會在中午做一下復(fù)雜一點的菜式,韓式海鮮鍋、老鴨湯、骨棒燉酸菜、鍋包肉、墨西哥玉米卷......飲食也要按照季節(jié)和需要做調(diào)整,天涼了就要做些熱乎乎的燉菜會火鍋,天熱了就做炸醬面或韓式冷面,先生脾胃不好就給他熬好薏米紅豆粥,我要皮膚好好就喝百香果花蜜.....先生越來越喜歡在家里吃飯了,寶寶長個了,我的成就感爆棚了。原來給家人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然后等著他們回來吃飯是這么讓人幸福的事情,真應(yīng)了那句世間唯有美食和愛不可辜負(fù)。
愛就在平淡生活的點滴里,是每一粒你用心淘洗的米,是每一道我悉心烹調(diào)的菜。我喜歡廚房是我們的,我喜歡飯桌是我們的,我喜歡家是我們的。一家人,相伴到天長地久,幸福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