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座小城的火車站門口圍滿了民眾,他們喜氣洋洋,他們墊腳遠望,他們手持花籃,也有的手里舉著一些食品,隨著嘟嘟的火車進站的聲音,人群迅速被有組織地分成面對面兩列,讓出一條光榮的歡迎大道,這是一班軍列,當這批剛從老山一線執行完輪戰任務的戰士們跳下火車時,人群也開始沸騰了,鮮花彩帶放肆地拋向天空,人群歡呼著迎接著走來的英雄們,小城的年輕女縣長也向英雄們走過去,也一一跟部隊領導寒暄過后,開始走向戰士們,她走到一個年輕的戰士年前,微笑著向他伸出手,那個年輕人愣了一下,他猶豫也伸出手,可在手伸到一半時,他又迅速抽了回來,臉刷的一下紅了,然后也不敢看哪位年輕的女縣長,扭頭便扎進了隊伍里.....
之所以引出一個故事,想必你們也猜的出來,當時那位年輕的戰士,就是我的父親。
父親18歲那年當兵,分到蘭州軍區的一個陸軍鐵軍,當時駐地在西安,第二年時,中越邊境又起沖突,父親的部隊也光榮參戰,北虎南威,參加了當時最慘烈的老山光復站,剛才那一段,便是父親當年從老山凱旋后發生的事,這故事是媽媽跟我偷偷的講的,媽媽講完時,一直在笑話父親沒出息,但我知道,她內心是自豪和甜蜜的。
父親當兵5年,復員后轉業到鎮里的農村合作社上班,那時父親已經和母親結婚,并有了我的姐姐,后來全國掀起市場經濟的浪潮,我們鄉鎮也開始有一位商人斥巨資建立了一家酒廠,當時那位老板身邊缺少司機,而那時老家都是種地的,沒誰會開車,于是有人便推薦父親去,父親去了之后便留在了老板那,老板愛人才,后來聽說父親在部隊擔任過班長骨干,便破格提拔父親做了廠子里的基建科科長。那一年,剛好我也來到這個世界。
打我出生到記事,父親就很少在家呆過,那時父親雖然一下子被提為基建科科長,但初中沒畢業的父親在剛開始的時候對自己分管的這塊領域也是一頭霧水,父親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他一方面跑到縣城的書店,找了很多建筑建材去自學鉆研,一方面又尋訪了周圍各個村子的水木瓦匠,虛心地向他們請教,多少個夜晚父親都是趴在自己辦公室的一堆圖紙里不知不覺睡著了。而那時媽媽對父親的工作還不夠理解,時常因為父親的不回家而跟父親吵架。又一次,母親騎著自行車帶我去鎮上,我坐在媽媽前面的車梁上,媽媽突然指著遠處酒廠里高聳的一個水塔對我說,看見那個最高的塔沒,那是你爸爸帶人設計出來的。那座水塔在當時應該是我們周圍幾個鄉鎮里最高的建筑了,我當時對我那個不經常見到的父親充滿了崇拜。
我小時候頑皮,總喜歡去摸些大人的東西完,后來,父親的軍裝,軍用水壺,大檐帽,皮帶都被我一一翻出來,有時父親的東西會被我弄的一團遭,媽媽這時總會毫不客氣的給我幾下,而父親回家后聽說這些事后也只是笑笑,并沒有責備我,又一次我把父親從部隊帶回來的一個軍功章也翻出來了,戴在自己衣服上對著小伙伴們耀武揚威,后來不知怎么的找不到了,我也不敢跟媽媽說,后來爸爸知道后很生氣,卻也沒有收拾我,只是從那后就把自己的東西鎖在了一個柜子里,多少年后,父親有時還會不經意的感慨,你把其他的弄丟了到沒事,可那是一塊軍功章啊……
小時候我的生活跟周圍各個村子的同齡人相比,用蜜罐形容毫不為過,父親在酒廠的兢兢業業也不斷獲得老板的信任,父親的待遇也一直上升,家里先是蓋上了村子里最氣派的一座四盒園,也買了村子里的第一臺彩電,第一輛摩托車,那時村子里不時會在晚飯后放電影,一放電影的時候我從來都是在家里看自己的彩電,有時爸爸廠里的領導同事來我家做客,那就更熱鬧了,家門口外會停滿了當時很少見的桑塔納轎車,摩托車。不斷引得村里人到我家附近駐足,有一次,村支書的一個在縣城上班的女婿來看望他,支書的女兒還拉著他的丈夫來到我家那個胡同執著我家房子說,看,咱們要是能住上那樣的家就行了。小時候,家里總會堆滿了買的或者是父親同事送來的哇哈哈,健力寶,火腿腸等食品。讓我跟弟弟吃的都胖墩墩的。
印象中小時候父親仿佛跟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只要跟著父親一起出門,見到一個人,那人都會跟父親打招呼說說話,后來,家里的親戚鄰居也開始不斷的找父親,姑姑家,叔叔家想著看父親能不能在廠里給他們找點工作,后來又是舅舅家們,剛開始父親都是謠言拒絕,后來感覺畢竟農村人沒啥生計,又都是親戚,父親便根據廠子的需求,能安排的就安排了,小時侯我舅家的一個表哥,高中剛上一年就輟學了,經常跑到我家來走親戚,有時還會住上幾天,就呆在家里看電視,看一會就拽包方便面抓跟火腿腸吃,媽媽對這個外甥也看不下去了,后來父親終于把他送到廠子里去,進廠后我的這個表哥也不安分,整天跟廠里的一些青年廝混在一起,有一次表哥又帶著人跟人打架了,那次打的比較厲害,把對方打了個腦震蕩,表哥也受了點輕傷,父親知道后立刻趕過去,平時脾氣很好的父親那天是真發火了,趕到現場后二話不說就上去一腳給我那個表哥踢翻了,當天晚上舅舅就趕到我家來領我表哥,并不停地跟父親陪不是。表哥也開始懊悔,當場發誓以后絕不再讓姑父失望了。后來我那個表哥就去了南方。
世事總是無常,在我上初中的時候,父親廠里的因投資面太廣后嚴重資不抵債而一夜間破產,那段時間具體的一些細節我記得不多,只是知道父親突然失業了,家里的客人也逐漸少來。那時候市場經濟趨于成熟,許多人也開始跳出家鄉到外地打工,各家各戶也都開始掙了錢買了彩電,摩托車,翻了新房,我開始感覺家里跟周圍的差異性也逐步消失,這個時候媽媽總會在一陣唉聲嘆氣后,不斷地勸誡著我們姐弟幾個,你們幾個要好好上學,爭取考上大學。
父親后來又回到了體制,回到了鄉里的糧管所上班,不久后,全國取消農業稅,糧管所也形同虛設,父親無奈,那時我們姐弟們都在縣城上高中,父親也年過四十,沒法再去找好的工作,只得買了一批豬崽,養豬供我們上學,剛開始沒有經驗,豬有時要么染上病死很多,要么就是趕不上好行情賤賣了,賠了不少,周圍有時開始勸父親,別讓你的孩子都上學啦,讓他好歹出去一個打工也行啊。父親聽到總會一口回絕。我當時也想放棄上學,不過我不是想著去打工,而是想去報名當兵,我本以為這樣父親會同意,誰知道父親聽到后大發雷霆,當兵?!當啥兵,沒出息,給我好好上學!
我也是從那時感覺到了自己的愿望原來是跟父親對我的期望一直是成代溝的,父親從小喜歡上學,但那時家里窮,初中沒上完就畢業了,然后才選擇了當兵,但父親對上學,對知識的憧憬始終沒有停過,當這一夢想實現不了的時候,便寄托在了我們姐弟幾個身上,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姐弟幾個都沒有考上重點大學,而父親毅然固執地支持我們上大學的原因,我高考結束哪一年,分數只勉強進了三本線,握又找到父親,說自己想去當兵,不去上大學了。父親這次沒有發火,他看著我用商量的語氣對我說,三年高中都熬完了,還是去上大學吧!我看了父親一眼,我能感覺到他眼神里面藏著著的那個他這一生都沒有實現的夢。我低頭想了一會,說,爸,我去上大學。
我沒有報三本院校,報了一所學費相對便宜的三本院校,從開始我就申請了國家的助學貸款,我感覺自己既然都上大學了,就爭取讓自己在經濟上獨立吧,后來學校放寒暑假,我基本上也沒有回家,而是去南方發達城市里找了一些廠子打工,每次假期掙得錢也夠了自己一學期的生活費,那時每年冬天,就有征兵辦在我們學校擺上幾張桌子進行宣傳,鼓勵大學生當兵入伍。每次我都會情不自禁的在那幾張桌子前停留一段時間。大三實習的時候,我只身來到杭州一家物流企業,從一個員扎實干起,到實習期快滿時,已經任職為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可我在上班生活中卻始終消失了激情,有時會在下班的路上感到一陣突如其來的憂傷,會莫名地感覺到自己的一生也許不應該這樣,應該選擇另一種高尚,后來,我請假回到學校辦理畢業手續,剛進大門的時候,一陣久違的綠色突然闖入我的眼簾,點亮了我的世界。那是征兵辦的人,這個季節也可以入伍嗎,我來不及多想,步履堅定的走了過去。
請問,畢業的還能報名嗎?
當然可以,我們這次征兵就是面對你們這批畢業生,只要你們專業符合,你們就可以直接報名,對了,我們這一批是直招......
我又仔細問訊了一陣,得知我的專業,年齡及各方面條件都符合條件,我終于欣慰了,也終于知道自己以前所苦尋的另一種高尚的選擇是什么了,我知道此刻父親會理解我,會的。我在那天的黃昏,站在宿舍樓的陽臺上給父親撥去了電話。父親在那頭聽到了我的想法后,沉默了一會說,去吧,孩子,你的選擇是對的!
現在,我依然充滿激情的生活在我所選擇的這片世界里,這里或許不自由,或許也有些辛苦,或許也不會經常讓你想起,但是,我始終明白這里其實也是一種高尚的選擇,我時常會很滿足,因為我終于把父親夢跟我的夢結合在一起了,我既上了大學,也很光榮的進入了我夢寐以求的軍隊,我會牢記父親時刻叮囑我的話,到那里好好干,當好一名大學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