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終結者》《駭客帝國》兩個系列電影的影響,我們這一代人談起人工智能總是心懷恐懼。似乎,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人類早晚會變成待在的羔羊一樣。尤其是駭客帝國那腦后插管的畫面,更是讓很多人睡夢中驚醒。
但是,駭客帝國真的那么可怕嗎?
我們恐懼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腦后插入管道的疼痛嗎?還是個人意志被剝奪,成為機器的能源呢?又或是眼前全部是幻想,感覺一直被欺騙呢?
回想一下,《駭客帝國》中人類的兩種狀態。一種是作為資源,腦后被接個管子,每天生活在程序編出來的虛擬現實的世界里,過著像今天一樣的生活狀態。一種是作為獨立人格體,每天生活在戰斗和恐懼或者憤怒的情緒中,物質實際極為惡劣的真實環境中的狀態。
如果讓你選擇,你更愿意活在哪種狀態中呢?
可能很多人會說,當然是第二種狀態啊。我是人,誰愿意腦后插管,成為機器的資源呢?
真的嗎?
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呢。如果我們不是腦后插管,而是眼前帶個無法分辨真假世界的眼鏡呢?或者,我們并不是將自己的血液、脂肪、意識或者腦容量作為資源,僅僅是將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的數據提供給電腦,從而讓我們的物質生活過的更好呢?
你還反對嗎?你還恐懼嗎?
有些人可能還是條件反射的回答,我還是要真實的生活。所有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事情都不應該發生。
你也這么認為嗎?還是有些迷惑了,或者感受到了一點點異樣了呢?
呵呵,我們現在不就是生活在我剛剛描述的世界中嗎?
2016年上半年,虛擬現實的話題,在中國大陸火的一塌糊涂。好像誰不提一下虛擬現實就跟文盲一樣。然而,半年不到,因為頭戴設備的巨大、背背設備的笨重,切還要連上一根管子,限定在幾平米的小空間里,畫面效果低劣、交互方式匱乏,幾乎是瞬間就離開了人們的視線。不過,關于虛擬現實的技術各個科技前沿公司還都在研究,幾個關鍵節點都還在努力攻克,相信不遠的將來,成熟的技術會卷土重來。
而我要說的是,在虛擬現實火熱的那段時間,沒看到哪個人類去排斥它啊,正相反。似乎很多人還想主動往前沖呢?
你腦海中換個場景畫面,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設備,只要在腦后接入一根管子,你馬上就能體會虛擬現實的世界,而且包含著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的真實體驗。里面有全新的游戲、可以現場體驗NBA賽場、隨便和日本小電影里的AV女星那啥、甚至你可以指揮太空艦隊上天入海去和外星生物大戰、成為自己精神世界里的神。
你,愿意嗎?
似乎沒有多少人會拒絕吧。
那,剛才的答案和現在的答案是不是正相反了呢?
好吧,現在的虛擬現實還達不到那種程度,想起來還是有些科幻,我們說個更為具體的。
我們來說幾個現在你日常生活中的常態:
每次打開Youtube的界面,你發現沒有,里面推薦給你的基本都是你愛看的內容。
他們是怎么知道你愛看啥的呢?
打開淘寶,尋找你的寶貝時,淘寶會給你一個相似的連接,你總能在里面選到同樣喜歡的東西。
他們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在亞馬遜上搜索一個目標圖書,緊接著旁邊就出現一個購買了這個書的人同時也購買了哪個、哪個、哪個圖書,你是不是一沖動也就買了呢?
你有沒有發現,網易云音樂推薦給你的歌單,80%以上都是你非常喜歡的?
看看你微信的公眾平臺,相信每個人都關注了四五十個不同品類的公眾號吧?是不是每一個都是你喜歡的?他們是怎么被你找到的呢?
這些公司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們似乎對你了如指掌,這些偏好信息是誰給他們的?
在來想想,你現在看到的廣告還那么討厭嗎?他們還是打擾著你看視頻追劇的心情嗎?
或者說,有些廣告你還感受的到嗎?
當你看了一個叫舌尖上的中國的記錄片,轉而產生了要親自嘗試一下大閘蟹這個需求時,這個還是廣告嗎?
當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影評,從而對某部電影感興趣,馬上去看時,這還是廣告嗎?
當你聽了一場關注時裝搭配的演講,突然得知某家服裝店的設計好,料子檔次高時,你馬上去那家店瀏覽了一圈,選購了幾身合適的衣服,這還是廣告嗎?
反思一下,你有多少購物信息來自微信朋友圈、來自微信公眾號、來自支付寶的咻咻。
羅輯思維第63期《我們終將逝去的隱私》里面有過一個很棒的描述。說現在的商家想要獲得我們的信息,而我們想要隱藏或者保密我們的信息,就好比是原始部落的擲矛戰士面對擁有者海陸空交叉組合的軍事集團對抗一樣。毫無勝算不說,還時不時自己給自己泄露一點。
對方根本不用知道你的微信或者支付寶密碼。對方只要針對于你的需求,適時的給你購買信息足矣。人類大腦的欲求不滿,會讓你乖乖的將口袋里的錢掏出來的。
這兩天在攻讀《微信力量》,可預見的未來里,所有的商場、停車場、長途車站、醫院、各大旅游商圈,都會產生生態型商業。作為個體,你的所有數據都會被不同領域、不同維度、不同算法的公司或者渠道獲得,從而更加了解你的衣食住行,針對你的營銷將會越來越精準。
不需要到達虛擬現實的階段,你的行為就已經被數據和算法所左右了。
這樣的生活你真的覺得恐怖嗎?
還是樂在其中呢?
雖然現在駭客帝國的大廈還沒有建好,不過它已經開動了。從數據算法時代向虛擬現實時代,或者說從手機時代向眼鏡時代的發展,不會有幾年時間了。
而我們,不但沒有反抗,反而是爭先恐后的沖向它。因為,我們喜歡那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