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女兒,便開始不自覺的注意周圍的小朋友。
隔壁阿婆帶的孫子孫女,依然每天嚎啕大哭,阿婆煩的時候還是會打兩個小家伙,每每聽到他們的哭聲,心情總是莫名的煩悶。
理解阿婆一個人帶兩個小朋友的辛苦,更多的是心疼兩個孩子,不知道這樣的嬰幼兒時期的遭遇,會給他們未來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創傷。
前兩天帶女兒散步,走到藥店旁邊的時候,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旁邊的年長者應該是他奶奶。
看樣子祖孫二人才從家里出來,奶奶還帶了個小馬扎,剛剛坐定,我覺得奇怪,這個時間小朋友應該在幼兒園的。
走到跟前,見老人家面帶笑容的看著我,就忙打招呼,問道:怎么沒有去上學呀?
回答我的不是小男孩,是那位奶奶,奶奶說:人家不要他呀,這孩子發育比較遲緩,腦袋比較笨,人家不要他?
咦?什么人竟如此說自家孩子,“為什么不要他?學校可以這樣做嗎?”
“哎呀!他面試沒通過呀,人家問他是男生還是女生,他跟人家說自己是女生。”
“他總亂講的呀,人家問他什么顏色,明明是黃色,他非說是紅色,人家不要他呀。”
在奶奶說話的空檔,我才注意觀察小家伙。
小家伙長的個頭蠻高的,國字臉,挺精神的,只是看上去怯怯的,不太敢與人溝通的樣子,他就站定在那里,聽著奶奶說他的不是。
奶奶又道:他太笨了,可能是發育的不好,說話都說不清楚的,要不你問他的名字,他不會講的。
看著小男孩難為情的樣子,我實在不想難為孩子,并沒有問他什么問題,只微笑著對他講:沒關系的,你想講就講,不想講可以什么都不說的。
奶奶見我不問,就兇兇的對小男孩說:阿姨問你名字呢,你講給阿姨聽,快講。
小男孩吃力的,好半天才說到:孔……
我確實沒有聽清楚。
奶奶緊接著就說:他叫童……,你看他,他就是不會講,我怎么也教不會呀,他這個姓又難寫,到現在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隔壁阿姨家的小孩才三歲,人家都會寫全家人的名字了。
“我又不識字,原本他跟我在老家的,在老家上幼兒園,他爸爸說我整天就知道種田,都不管他,要把他帶在身邊。”
小家伙一直用手揪著自己的衣角,用立定姿勢站定,眼睛盯著地面,時不時的抬眼望一下嬰兒車中的女兒。
“來了深圳個頭是長高了呀,身體是好了呀,可是人家學校不要他,我又做不了事,幾個月了都不能出去做事。”
“我天天罵他,用我們老家的話罵他,罵的很難聽,他爸爸叫我不要罵他,說我罵的太難聽,我一罵他,他爸爸就跟我生氣”
奶奶穿著樸素,皮膚黝黑,頭發濃密且烏黑,不經意間掠過奶奶胸前,竟沒有穿內衣。
我知在城市里一般像奶奶這個年歲的人,是不會如此穿著的。
奶奶還在繼續說:他姐姐,在蓮花山旁邊那個叫什么學校呀,掏錢去念的,一年要十幾萬。
“她不好好學呀,周五放假回來,她就在那里玩,周六周日還是在那里玩,就是不寫作業,他爸爸還叫我不要罵他們”
“結果周二那天他爸爸說他考試才考了30分,他爸爸說我寧愿我自己一腳踢死她,也不要你罵她。”
不知是不是一個人面對孫子孫女兩個人有些束手無措,又得不到兒女的理解過于苦悶。還是其他什么原因,老人家一口氣跟我講了很多。
“他媽媽走了,離婚了,我跟他說你看沒人喜歡你,你那么笨。”
“他跟我說:我媽媽喜歡我。”
“我就問他:你媽媽喜歡你,你媽媽在哪呢?”
我忙制止奶奶:您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跟對別人講孩子的不好,這個對他影響挺不好的。您不要總罵他,小孩子多鼓勵鼓勵,慢慢就都會了。
可是我的話對奶奶似乎不起什么作用。
“我也不想呀,可是我沒辦法呀,我也沒讀過書,今天中午我就在那哭呀我,哭的眼睛都腫了。”
“他在旁邊看到了還跟我說:奶奶你別哭,你別哭。”
看著小男孩,心里五味雜陳,孩子現在這個樣子也許根本不是什么他太笨,更不是什么發育緩慢。
這樣的家庭教育,這樣的語言暴力,小小的他怎么承受的起。
小男孩似乎感受到了我的善意,怯怯的走過來看我女兒,我對他說:這個是我家妹妹她是小女孩。
他走過來,抓起車上的玩具要遞給女兒玩,我對他說:妹妹現在什么都會放到嘴巴里吃的。
還沒待我多與小男孩說幾句話,奶奶又道:你看他膽子就是一直這么小……
女兒哭鬧起來,無奈,只得對小男孩說:妹妹困了要睡覺了,阿姨先帶妹妹回家睡覺。
看著小男孩望著我們離去時渴望的眼神,讓人百感交集。
每一個小孩都是墜落人間的天使,做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維持穩定的婚姻生活。
老人的無奈,孩子的掙扎,都是為人父母失職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