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講的是電影,和當下正在發生的地緣政治問題,和中美對抗、南海爭端、一帶一路啥的沒半毛錢關系。只是單純的影評,講環太平洋2的那些事。
《環太1》放映時還在部隊里,全旅一起看的露天電影。看機甲打怪物,聽背景BGM爽翻天,所以散場時還帶著我的分隊和坦克4營較了下勁,插我的隊被我憝了回去。作為一部熱血爆燃的爆米花電影,《環太1》是合格的,光影有末世感、機甲夠威猛、怪物會升級、劇情有反轉,而且科技和力量的相輔相成也比較到位。如果真要說有什么硬傷,我就覺得《環太平洋》這名字和電影本身沒什么必然關聯,叫個《毀滅—來自深淵》感覺都更好些。
好啦,2來了,我們簡單說說劇情。在第一部中,用于傳送大怪物的蟲洞被黑人將軍帶著核彈的機器人連根拔掉,外星人的進攻通道(類似于〈雷神〉里的時空彩虹橋)被摧毀了。在故事1發生的10年后,先知(影片里構設的要毀滅地球的外星人)準備卷土重來,而這次他們準備利用地球上的“幫兇”為他們的進攻開辟通道。于是黑人將軍的后代(親生的黑小崽和領養的日本姑娘麻子)帶了一群小弟小妹,駕駛著新時代的新機甲,與被外星人“先知”精神俘虜了的地球叛徒展開了對壘。
這次我們地球防衛力量的對手不僅僅有遠道而來的怪物,還有使用地球工業技術與外星精神控制能力結合武裝起來的“外星改造機甲”。然后就是打打打、殺殺殺,打完機甲打怪物,小怪物沒打死,合體成了大怪物,大怪物好難打,打不過下狠手,最后魚死網破同歸于盡。這里必須要強調的是,我們的景甜,這次在劇中不僅沒有跑龍套,還成了許多關鍵環節扭轉乾坤的真英雄,是不是有點值得期待?總體來說,適合喜歡機甲的直男去看,想帶女朋友的話,建議先帶著重溫一遍《環太1》,省的看的時候問題太多解釋不清楚。接下來正式開始吐槽。
01 機甲角色有所創新
既然是以機甲為賣點的爆米花電影,當然要先談談機甲了。2里出現了許多新的機甲,除了主角這邊的4部機甲外,還有反派“黑曜石”,以及景田她們公司生產用于替代人操機甲的遙控機甲。最后還要提一個叫做“拳擊手”的小機甲,這個小機甲是由片中的一位“準主角”(感覺主角很多,但大主角應該是“流浪者”號機甲以及最后的合體超級大怪物)設計制造的小破爛貨。從好萊塢設計的套路來看,我們從一開始就能猜到,別管那些大機甲長得有多么酷炫,但一定會掛在黎明之前。而最后的最后,一定會有平民英雄,比如“拳擊手”這樣的小破爛來力挽狂瀾。除了小身子大智慧的“拳擊手”,正反兩派的機甲對戰也很有看頭,動作戲十分帶勁。
第一部絕大多數戲份都在驚濤駭浪的雨夜中,格斗動作看的模模糊糊,第二部則都在大白天打,雖然毒sir說這樣不太好,但爆米花電影看的就是打打殺殺咯,所以我覺得機甲格斗的戲份還是比較過癮的。總體來看,機甲的形象設計比起第一部來說是有進步的,至少套路移植的還算成功。我猜想喜歡《變形金剛》的人一部部看到今天,恐怕童年的情懷也早被精彩的動作戲洗腦了吧,還是不要糾結了,看爽就是了。因為影片正在上映,為了不影響大家觀影,機甲的具體細節就不再過多透露了。
02 怪物表現令人失望
這個毒sir的文章里已經說的比較到位了。第一部里的怪物是逐次升級的,從一開始只會橫沖直撞,到后來擁有各種必殺技,有一種游戲打怪升級的感覺,也有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緊迫性。在這部電影里,機甲既要拼體力技戰術,還得動腦子(比如最后核彈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果大家有印象,人類打贏怪物的戰略,是依靠兩位科學家與怪物的大腦對接來掌握外星人秘密實現的,這個設定和《獨立日》中總統與外星生物交流從而獲取情報的情節很相似。這些要素的加入,就使得爆米花電影也有了一定的智慧感,觀眾可以自我安慰道“我還是有點層次的”。
第二部不用說了,上來就是一言不合開干。那個叫做黑曜石的“怪物腦子地球身”的機甲且算怪物吧,它去悉尼攪局的意圖何在?再后流浪者機甲去廢棄基地偵察時它又出來惹事,難道目的只是為了“遙控機甲”部署創造理由?可是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它過早暴露了目標而導致地球人開始懷疑新的攻擊威脅來自地球人。如果它韜光養晦,等到“遙控機甲”全面部署,人操機甲全部退役后再出來惹事,地球不分分鐘投降才怪。
再來說后面的大怪物,據說的四代、五代,即便沒有《哥斯拉》里扯淡的激光炮,好歹也像第一部里一樣一個沖擊波啥的呀,結果就是皮厚力大扛打,到了后來莫名其妙的被一群小機器怪物像縫針一樣來了個3合1,原以為會分分鐘秒殺機甲,結果戰斗力體現居然是皮更厚力更大更扛打。所以相較于機甲的進步,怪物是退步了的。
03 其它戲份的不合理
1.麻子的犧牲不合理
麻子是第一部里與男主合體力挽狂瀾的超級戰士,結果在第二部里成了個一身職業裝的行政官僚,浪費人才我就不說了,畢竟世界和平了,拋頭顱灑熱血后也還是渴望著優質生活的嘛。可是她的犧牲就有點扯了。她乘坐直升機前往悉尼開會,黑曜石突然出現開始炸炸炸、殺殺殺,第一輪的導彈攻擊被她弟弟(麻子是領養的,弟弟是黑人將軍親生的,不要感到詫異)給解了圍,那就趕快降低高度迫降了呀。兩個機甲怪物打那么兇,她卻一直在飛呀飛,又不是預警指揮機,直升機找塊平地就保命了呀。結果硬是慢悠悠飛在天上像只蒼蠅一樣被拍死。
2.學員的戰斗組合不合理
《環太》里機甲的設計理念就是通過人類駕駛員的神經網絡與機甲的模擬電神經網絡匹配,從而實現我比劃來你扭腰。但因為機甲越造越大,人類的神經負荷耐受不了,于是就找了一些有親戚關系的組合來共同負擔。因為要求組合的默契度很高,所以第一部里我們看到機甲駕駛員都是兄妹、父子、三胞胎這樣的組合。可到了第二部里,所有關于學員的描述都是在宿舍里調侃打鬧,除了一次模擬訓練的情節外甚至連實體機甲都沒有摸過就上了戰場。一支來自于世界各地的多國部隊,前一秒鐘還在宿舍里一言不合就動手開撕,下一秒就要神經合體去拯救世界。同樣是打怪物的科幻片,我們看阿湯哥的《明日邊緣》,女主盡管已經久經考驗,依然是一直在刻苦訓練打怪本領的。戰斗力不靠訓練磨合僅憑天賦和一肚子拯救地球的勇氣?導演和編劇是不是太幼稚了。
3.富士山炸彈簡直無厘頭
之所以這一系列電影叫做環太平洋,可算在這一部里找到了比較勉強的答案。怪物們是在先知的控制下,通過分布在環太平洋板塊裂縫的周邊蟲洞到達地球,然后就開始不顧一切的沖向富士山。目的就在于以自己的血液來和富士山中的熔巖元素發生化學反應,制造爆炸并產生有毒煙霧,然后讓地球生物滅絕,從而達成改造地球的目的。首先這個命題就很不科學。我沒看到《遺落戰境》里,外星人控制地球是為了抽取地球上的水資源,這很合理對吧。但是一個外星種族不遠萬里派遣怪物來地球搞事情,居然是要滅絕地球的生物,然后把生態環境改造成不適合生物生活的環境?難道他們就不想嘗嘗可口的地球人串燒什么的?哪有這么二貨的戰略設計?那就算這個設計合理,為什么非要撲向富士山,地球火山形成的年代緣由都差不多啊,地熱代的構造也近似啊,富士山里有的元素其它火山沒有?好吧我們就當外星人傻一根筋只喜歡富士山,那既然他們有先進的蟲洞技術可以把大怪物送過來,怎么就不能直接在富士山開一個蟲洞一次到位,非得千辛萬苦的繞遠路?
4.大氣層是說穿就穿的么?
最后攔截大怪物的必殺技是把“流浪者”機甲發射到外太空,通過重入后的重力加速把自己變成超級流行,直接砸死怪物。既然要把情節設計到外太空,那么我們是不是先來科普一點點流體物理的常識?我們看《鋼鐵俠》,斯塔克第一次把鋼鐵俠外殼飛上高空時,還沒有到達大氣溢散層就出現了機體結冰動力喪失的情況。所以我們知道要把飛行器發射到太空不是個簡單的事。我們再看飛行器為什么要做成流體形狀,為什么要有整流罩,就是因為重入大氣時的摩擦可以把飛行姿態不太好的東西全部燒成空氣。“流浪者”機甲渾身都是肌肉,并不是為了高空飛行設計的形狀,不被融化還能變成一顆高速子彈實在太反科學了。好吧。如果有人說機甲的材料也許很特殊很能隔熱抗熔,那么我們知道“流浪者”在之前戰斗中破損厲害,小女孩就是從損壞了的頭部面窗處進入機甲的。那么當機甲高速進入大氣時,頭部首當其沖,兩個肉體凡胎居然還能毫發無損的開著“敞篷車”從火焰山里活著出來是不是就太反人類了。
好啦,大家也別受我影響,我就是太喜歡拆臺較勁了。細節上的渣渣就說到這里吧。
最后的最后,我想聊聊景甜,以及和她一樣悲慘命運的那些中國演員。其實景田真的是個蠻漂亮的姑娘,膚白貌美、五官組合好、眼睛大,笑起來也很甜。可是從張藝謀的《長城》,到《金剛—骷髏島》再到如今的《環太2》,無論飾演的是禁軍的鶴軍統領,還是亂入情節可有可無的持槍小女子,或者這部里的邵式集團大老板。不管景田的角色戲份有了什么變化,但始終都是同樣的冷艷表情,同樣的不可侵犯,同樣的一言不合就狂飆霸道英語。還讓不讓人好好演戲了?由此我還想說的是,從景甜、楊穎再到范冰冰、李冰冰、吳彥祖,隨著我國資本對好萊塢電影的干預愈漸深入,諸如《獨立日》《變形金剛》《古墓麗影》這樣的一個個好故事、好IP正在被資本的力量毀的體無完膚。
如今的我們,正在以史無前例的強大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我們的“文化軟實力”,可是僅僅靠燒錢和硬湊瞎拼而成的電影,恰恰也在一步步毀掉我們這些認真看電影的觀眾的期待,毀掉真情做事的電影環境。真的,請放過景甜吧,不要再亂燒錢了,有錢很牛,我們都曉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