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生的20到30歲,究竟要怎樣過才能稱得上“不負韶華不負卿”?
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我想過,不止一次。
有人說,20-30歲是一個女生變化最快的幾年。
畢業(yè)、工作、戀愛、結(jié)婚、生子,似乎都要在這幾年提上日程,催促著你快速成長。
剛剛邁出學校大門,躊躇滿志地想一展抱負,我們仿佛有著用不完的精力,有好多好多的事情都想要去嘗試。
可二十幾歲的我們真窮啊!想吃頓好的,摸摸兜里的幾十塊錢,算了吧;
看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想想還沒上繳的房租,算了吧;
想換一只新手機,不好意思伸手問父母要,可存了很久的錢花掉又心疼,算了吧......
生活成本和工資水平不成正比,我們苦于現(xiàn)實太過殘酷、理想無處安放。
早已過了“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的年紀,關于二十歲,我們更多的是幻想。
幻想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有一兩個聊得來的知己,雙休日在一家喜歡的餐廳喝著下午茶,看著肥皂劇,假期還能約上三兩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遇到一個把你寵得像“小仙女”一樣的男生,在二十五六的年紀與他牽手走進禮堂,從此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那時候的我們,以為這就是最平凡普通的生活,然而還沒有等我們站上起跑線,等候槍響,開始朝著我們所向往的生活盡情奔跑,就已經(jīng)被現(xiàn)實賞了一記耳光。沒度過生存期之前,我們所有的假設都像是夾娃娃機里的娃娃,隔著玻璃,看得見卻摸不著。
不知道是誰說過,我們用初中三年去盼望高中三年,用高中三年去憧憬大學四年,而用大學四年去懷念中學六年,最終用我們的一生去祭奠我們的青春。
從哪一刻起,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小孩子了?
是每天早起十分鐘,只為了畫上精致的淡妝,穿上優(yōu)雅的高跟鞋,以迎合每一個向你投來的目光;
是拼命擠上擁擠的地鐵,手拿厚厚的文件袋,反復咀嚼著昨天領導開會時說的話,以祈禱消除滿滿的危機感;
是加班到凌晨兩點,揉揉惺忪的睡眼,還繼續(xù)埋頭苦干,以配合第二天高效的工作;
是每一天即興演出的高冷、每一次不動聲色的心機、每一個謊話連天的借口......
回頭看不見從前,再見已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