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3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guān)注。
作者:小田
在古今民間故事里,誰寫的狐仙故事最多?首屈一指的恐怕唯有蒲松齡老先生了。
蒲松齡所編寫的《聊齋志異》中,以大篇幅撰寫關(guān)于狐仙的故事。而蒲老先生筆下的狐仙,大多行善報恩,極少有做壞事的。
蒲老先生以人世間的善心來美化狐仙,將世人行善的希望寄托于狐仙身上,宣揚(yáng)的正是人世間行善積德得善報的正能量。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也與“狐仙報恩”有關(guān)。筆者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夠多行善事,將善心與愛的璀璨光芒灑向大地!
文白不多言,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
北宋年間,在群山環(huán)抱的薊州城外,有一個小村子。小村子背靠青山,前有潺潺流水。每到春日,這里百花爭艷,鳥語花香,如同一幅美麗的風(fēng)景畫卷,讓人陶醉于其中。
而在這個美麗小村子里,住著一個叫李廣的年輕樵夫。李廣的父親,前些年得了頑疾,早早離世。母親含辛茹苦,將李廣撫養(yǎng)成人。
父親的早早離世,李家因此斷了收入來源,家境很是貧寒。李廣雖到了婚娶之年,卻無錢娶親。附近村子也都知道李廣的家境,雖然李廣子孝母慈,但沒有誰愿意將姑娘嫁給李家受苦。
李廣自知其因,沒想過婚娶之事。他料理農(nóng)田,常常去山上砍柴。除了自家用,大多背到鎮(zhèn)上去賣,換些銅板養(yǎng)家糊口。
母親王氏看著兒子如此辛苦,自己卻不能給他說上媳婦兒,王氏常常在夜里輕聲哭泣。
村里和李廣一般大的年輕人,大多都已娶親生子。他們常聚在一起,談?wù)摾顝V。但大多是埋汰李廣的話。
“他李廣心善又有何用?哪個姑娘愿意跟著窮光蛋?李廣就是打一輩子光棍的料!”有人嘲笑說道。
李廣對此卻不以為然。他常常寬慰自己:“娶媳婦兒不是著急的事兒,緣分到了自然水到渠成。人若沒有善心與良知,與那行尸走肉又有何區(qū)別?”
李廣如此安慰自己,而自己也確實(shí)付出了善行。他家境雖貧,但常常助人,村人老人對其是稱贊有加!
一日,李廣又去山中砍柴。眼看兩擔(dān)柴即將砍夠時,他忽聞不遠(yuǎn)處的山林里有動物的哀叫聲。
李廣趕忙放下斧頭,朝著山林里快步行去。走到近前,李廣瞧見一只豺狼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一只狐貍。眼睛泛著紅光,看得李廣是有些心驚膽顫。
那只狐貍“嘰嘰”叫個不停,慌亂著欲要逃跑。可腿處卻被獸夾子夾著,那狐貍幾次欲要甩開卻還是未能成功。
李廣雙腿有些發(fā)顫,欲轉(zhuǎn)身離開。而狐貍那哀憐的眼睛卻乞求地盯著李廣。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即便那只是狐貍,但也是個生靈。既然被我遇到了,豈有不救之理?”李廣心中思忖再三,遂屈身撿起一根木棒。他壯著膽子朝那豺狼大喝一聲“呔!休要傷它!”,隨后,他用身子擋住那狐貍。
豺狼呲著牙咧著嘴,朝李廣撲了過來。李廣哪里見過如此陣勢,他本能舉棒又是一閃,豺狼撲了個空。
李廣心跳加速,舉起棒子護(hù)在身前。那豺狼休息片刻,又撲了過來。李廣急中生智,躲閃瞬間就對那豺狼是當(dāng)頭一棒!
豺狼吃了疼,站在原地盯著李廣。李廣保命心切,舉起棒子就要再打,那豺狼卻轉(zhuǎn)身跑了。
此時李廣是氣喘吁吁,他丟下木棒,朝著狐貍走了過去。
“這里猛獸很多,附近獵人又常在山林里布下陷阱,你以后可要多加小心了。今日我舍命救你,也是不忍看你被那豺狼所傷。倘若無人前來,你豈不是兇多吉少了?”李廣邊說邊掰狐貍腿上的獸夾子。
那狐貍卻滿含熱淚望著李廣,顯得很是委屈。
“獸夾子打開了,你快離開這里吧!”李廣說完起身走了。狐貍望了李廣幾眼后,瘸著腿消失在山林之中。
經(jīng)過一場打斗,李廣無心再砍柴,他背著柴火下山了。
日子慢慢過著,那場與豺狼的驚心打斗,似乎是李廣生活中意外潑灑上的點(diǎn)墨,隨著時間動物流逝,慢慢干掉,李廣將此事忘得一干二凈。
他還是每天上山打柴,再背到鎮(zhèn)子上去賣。
一個月后后,李廣那日正在院中干活。忽然傳來輕輕的叩門聲,李廣應(yīng)了一聲,隨即去開門,而映入眼簾的卻是一位妙齡女子。
那女子身材婀娜,面帶春風(fēng)。圓圓的臉蛋兒上,一雙濃黑的眼睛是閃閃發(fā)亮。
李廣當(dāng)即愣在原地,竟未言語。
那妙齡女子,雙頰緋紅,輕聲言道:“我向多人打聽,這才找到李公子家。你……不請我進(jìn)去坐一坐嗎?”
李廣聞言這才恍過神來,他忙將姑娘請進(jìn)屋內(nèi)。
“我與姑娘素不相識,你怕是找錯人家了吧?”李廣疑惑地問道。
“李公子可曾記得,一月前從豺狼面前救下的那只狐貍嗎?”妙齡女子言道。
李廣聞言,更加疑惑。
“不瞞公子,小女便是那只狐貍!”女子言罷低下了頭。
“這……這怎么可能?你是狐貍?”李廣說完就要往后退。
“公子莫怕!我雖是狐仙,但從不害人。況且公子曾舍命救過我,我更沒有害你之心,今日小女前來,是來向你家求親的。如公子不嫌棄,就讓小女做你新娘吧!”
眼前女子貌美如花,擁有沉魚落雁之美,李廣又豈能嫌棄她?只是這人狐殊途,怕是被人恥笑了!
“姑娘貌美如花,本可找個好人家嫁了。我乃一介樵夫,家中一貧如洗,且你是狐,我是人,會被眾人恥笑啊!”
妙齡女子聞言“咯咯”一笑,遂言道:“我已修煉成人形,便不再是狐貍。且你我不說,誰能知道我的身世呢?”
李廣聞言也覺得有理,他羞紅臉,拉著妙齡女子的手去見母親。
母親聽說眼前這位俊俏姑娘主動來求親,且不要彩禮錢,樂得是合不攏嘴。
母親王氏跪在香火前,不聽念叨著:“他爹啊!老天眷顧咱兒李廣,讓他娶到如此美妻,你保佑著他倆小日子紅紅火火的啊!”言罷一雙熱淚是奪眶而出啊!
娶親之日也就此定下了。村里年輕人聽說李廣白得了一個美若天仙的媳婦兒,他們皆不相信。
李廣娶親那日,李家上上下下是喜慶非凡,村中去了很多人家,皆是去道喜、吃喜酒的。
過了幾日,新娘子出門被那群說三道四的年輕人瞧見,眾人皆是一驚:“這世間怎會有如此美貌的女子?卻偏偏嫁到了一貧如洗的李家?他李廣哪里的好運(yùn)氣?”眾人是疑惑不解啊!
來年的春天,李廣喜得貴子,夫妻倆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了,那些說三道四的年輕人也終于閉嘴了。
筆者有話講:
他的一次舍命善舉,贏得女狐仙的投懷送抱,這真的應(yīng)了“善有善報”的老話了!
所以說,各位看官們,咱還是要多行善事、積累福澤,指不定啥好事在后頭等著咱呢!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gòu),目的是借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jié),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