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青椒計劃邀請到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開拓者、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體系研制的引領者祝智庭教授給我們帶來《未來學校已來》。他帶領我們了解教育事業的趨勢與走向,看到了教育的未來,使我深知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科技時代,引領教育,未來教育,引領時代!
? ? ? ? 未來的學校究竟應該怎么變?我大膽的想一想:
? ? ? 第一,學校學習共同體,
? ? ? 未來的學校會成為學習中心嗎?新的學習中心——有網絡上的學習中心有線下的學習中心——現在一部分學校會成為線下的學習中心,網絡和學習會一體化。如同我們現在的《鄉村網絡課堂》,雙師課堂,與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同學習,互交流。小小屏幕,與世界牽手,小小空間,與時代俱進。
? ? ? 第二,學習時間彈性化。
? ? ? 未來可以5歲學、10歲學,根據你需要選擇什么時候學,同樣年齡心理發展不一樣,8歲孩子有些心理年齡遠遠超過8歲,有些沒有達到8歲,用生理的年齡判斷是不太科學不太人道的。學習時間彈性化,學習中心沒有暑假、寒假概念,每個人可以自己選擇,我選擇這個時候和父母遠足就這個時候放假,學習中心是隨時開放的。
? ? ? 走進互加,走進青椒。我能直播學習,也能回顧學習,給更多的人一個學習的平臺,一個學習的機會。這種自由,應是未來教育的一種趨勢。
? ? ? 第三,未來教師自由化。
? ? ? 未來教師不再是政府的公務人員,未來教師很可能是自由職業者,甚至優秀教師組成課程公司。有才能有水平的人,終將現在最高處,時代在飛速發展,教師必須終身學習,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時刻走在最前沿。
? ? ? 第四,學習內容個性化。
? ? ? 倡導素質教育,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得到全面發展。但在中考、高考的壓力下,大部分孩子已經失去自我,每天就在學校與輔導班之間徘徊。他們已沒有棱角,沒有特長,猶如機器人一樣,走著人們都“向往”的大學之路。
? ? ? 未來教育,不應該這樣。孩子是自由的,有思想,有選擇,有創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從這里開始,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應該選擇自己的愛好、特長,一路走下去,雖也有荊棘也有困苦。但這樣的學習,不會是負擔,應該是一種希望,一個有奔頭的追求。
? ? ? 第五,教育生活幸福感。
? ? ? 教育無論怎么變,幾千年來就是兩個關鍵詞匯,幸福、完美。
? ? ? 怎么給人幸福?看一個學校好不好其實很簡單,就看孩子喜不喜歡。放學了還依依不舍,放假還想早點到學校去。看一個老師也是如此,是不是熱愛生活,是不是熱愛孩子,是不是有尊嚴感。教育要把幸福還給老師、還給孩子、還給父母、還給我們的教育。
? ? ? 怎樣才算完美?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條,衡量教育是不是真正的好教育,除了幸福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它能不能讓每個人成為他自己。現在我們的教育是用一個標準、一個考試、一個大綱、一個教材,把本來具有無限可能性的人培養成一個單向的人。把本來不一樣的培養成一樣的。用一個標準,這個方向是有局限性,應該讓每個人成為他自己,最好的教育是幫助每個人成為他自己。使每一個孩子,都能發現自我,展示自我,成為自我!
? ? ? 在教育的天地里,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未來是我們正在創造的地方!我相信,未來的學校正在悄然地向我們走來,幸福完美的教育事業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