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間,和老公拌嘴,吃畢丟下飯碗,出去快走。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在腦海里徘徊:
因為孩子填報志愿,他非常忙,天未亮已出發,天近黑了還沒到家。而我無暇顧及他的衣食住行,連交流也是少之又少。基本上是他已經睡著了,我們才休息。大家身心都很疲倦,整個負能量彌漫了所有的空間。
平時家里的大小事務,好與壞我都捂著,不跟任何人講。好的,不能講,怕別人認為我炫耀,畢竟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不好的,更不能講,被人當做茶余飯后地笑談,可不是我所愿意的,別說我虛偽,其實有幾人不人前說人好、背后說人壞的。于是,每次和孩子出去散步呀、做事的,就和孩子講她奶奶的什么什么不好,她父親的哪哪哪做的不對,不知怎么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其實心里沒什么,就是把平時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邊聊邊分析出來的,毫無保留的、一股腦兒的全說出來了,他們并沒有那么不堪,也沒有多少惱恨,也許就是因為平時沒人傾訴的緣故吧。全是說的他們的不對,說完之后隱隱的擔心會不會給孩子心里造成影響,孩子說沒有,可中午發生的事情,給了我警醒:不能全面看待問題,已經給孩子留下了陰影,造成了她的困擾。現在突然想到的――醫生說她生閑氣,這和我有巨大的關系。
上,不能和顏悅色對待婆婆,出言沖撞。畢竟我們生活的環境、時代,所受的教育不同,這是一個難以逆轉的現實,多動動腦筋,說話換個方式,我想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老人開心了,家宅就安寧。
下,不能起好帶頭作用,說得沒有做得好。只說不落實,目前,好點的就是在簡書上寫隨筆,堅持第五天了,比前兩天好些,沒開始那么難。比如,鍛煉身體,自己有時起床的晚了點,既沒把孩子叫到一起鍛煉,任由她賴床,自己也不夠早。因為前一晚上沒寫完的,第二天就忙著續寫而耽誤了鍛煉的時間;速度較慢也是原因之一。再就是,明知道婆婆不會答應幫忙照看侄女(雖然她已經11歲),還要找她,自討莫趣。更何況她除了愿意照顧她的親孫子女外,她又誠心照顧過誰呢(她那兩個兒子的繼子女都幾乎沒照顧),更何況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我的侄女。以后,少找麻煩,由她去,不要和她計較,要不然你得天天生氣。
中,和丈夫沒有交流,缺乏溝通,每天都是一股怨氣:他看誰都有問題,誰都有毛病,個個挨批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跑了一圈又一圈,流了一身又一身的汗,想明白了――他是搞管理的,指揮別人做這,指揮別人做那,指揮之中都是告訴別人哪哪哪該怎么做,哪哪哪又該如何改,沒留意,他把管理習慣帶回了家里。想辦法引導引導,讓他在不知不覺中發現大家的優點,多點正能量。
原因找到了,本來孩子考起了學是一件大好事情,因為他的表面沒參加,挫傷了他的自尊;而又因為他老是批評人,我針鋒相對,沒有把他的矛頭引開過去,愈演愈烈造成的。要解這個結,其實關鍵在于我,我們家真的太需要正面的、積極的評價、語言,把陽光灑滿每個人的心里,曾經我們不就是這樣的家庭嗎?每天和樂融融,健康、積極、和睦,才是我永遠追求的。
步,跑完了,12000多步;月亮,又升高了,懸掛在深藍的半空中,悠遠、明亮;心,開闊了,輕松、溫暖、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