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生活的雙重壓力,終于讓重感冒來襲,我沒有扛住,病倒了,人也整個憔悴下來。
晚飯后,收到13歲兒子發來的微信,媽媽,看到你疲憊的樣子,感覺很難受。知道你工作很辛苦,但累的時候,你要學會休息。我最不愿意看到你不開心的樣子。生活中有很多很美好的事情,希望媽媽能夠開心快樂。
看著兒子的信,我除了感動,更多是愧疚。前些日子,他說要給我讀他寫的《朗讀者》的觀后感,因為單位加班,一直沒有抽出時間陪他。直到今晚。
我對兒子說要聽他讀觀后感,看得出,他有些小興奮,但很快又有些不自信。因為兒子說話一直有結巴的毛病,擔心他自己讀不好,反而招來我的訓斥。兒子說,要不你自己看吧。我明白他的顧慮,便微笑著鼓勵他說,媽媽更希望聽你讀,那種感覺很美好。
第一期:遇見
遇見,也許是存昕先生人生中的珍寶,也許是贈給梓琳女士的一輩子的幸福,也許是淵沖先生奮戰了幾十年永不停歇的座右銘。
在我們人生當中,也會遇見一些屬于自己的珍寶。
正如主持人說說,熱遇見冷,會產生雨;天遇見地,會產生永恒;人遇見人,會產生關愛。
所以,我也希望,以后走向社會,我遇見他人,會產生尊敬,會產生團結,會產生友好,會產生幸福。
第二期:陪伴
陪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陪伴,讓鄭先生成為了世界級作家,讓聾啞人士楊先生聽到了世上最動人的聲音,也讓那些可憐的小動物們重獲新生。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在默默無聞地陪伴著我們,悄悄地傳遞者信仰和力量。
在我看來,沒有一個成功人士是單槍匹馬地闖到最后的, 一定有人在他背后暗自鼓勵。
再有,陪伴也是一種孝心。家長陪伴我們成長,將來我們長大了,也要多陪陪他們。我覺得,這才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也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第三期:選擇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選擇。這樣的選擇充滿挑戰、艱難和痛苦。
選擇,讓王先生走上職業生涯的頂峰,讓奶奶的光永遠照耀在徐靜蕾女士的心中,讓那些艾滋病的孩子們有了自己唯一的親人,也讓麥家和他兒子的往事成為了不可磨滅的回憶,也讓一位美國人,走上了自己終生無悔的道路。
我認為,真正的選擇,需要具備直面困難挫折的勇氣。所有的選擇都有兩面性,是直面挑戰還是落荒而逃,是選擇喧囂一時的功利還是選擇恒久平靜的善良?不管怎么樣,我們都應該做出令自己終生無悔的選擇,并努力執行它,直到抵達成功的彼岸。
以上就是兒子的三篇讀后感。雖然文字不長,有一些錯字,甚至不少語句可能是“拷貝”的他人,但是,我忍住自己的批判,而是換了個角度去想,這些文字起碼是經過他自己的思考后組合在一起的,做了就好,時間久了就會有進步,所以,更多應該鼓勵。
兒子說,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關鍵是要有雙發現的眼睛。難道不是嗎?今天,安靜地陪伴著他,聽他讀他自己的“作品”,然后鼓勵他,他關愛我,這些所有的美好,難道不是上天送來的一份意外的禮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