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時候,最盼的就是過年。
? ? ? ? 那時的人們對過年有一種近乎神圣的情感。離家的游子無論身在何處,離家多么遙遠,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中,以求全年團圓。
? ? ? ? 進了臘月門,年味就越來越濃了。大人們開始計劃著置辦年貨。孩子們則在心里盤算著買多少鞭炮,買什么新衣服,買個什么樣式的新燈籠;因為過年的時候,孩子們提出的要求最容易得到滿足。
? ? ? ? 三十兒下午,“爺爺娘娘”(死去的祖先和長輩)被請回家,家堂高高掛起來,上邊男左女右排列著本家已去世祖輩的名字,底下的桌案上擺著豐盛的供品,燃著香。這是一個非常莊嚴神圣的時刻,男主人畢恭畢敬,帶領全家人磕頭祭祖,其虔誠讓我們這些小孩子大氣都不敢喘,仿佛老祖宗真的就在那上面看著我們。祭完祖,家家戶戶都在為過除夕作最后的準備:院子被打掃得干干凈凈,男人們把大水缸挑滿,女人們則忙著包餃子,準備年夜飯。最忙碌的莫過于小孩子們,他們被安排一遍遍翻曬那些花花綠綠的鞭炮,一會兒跑去看長嫂們餃子包得怎么樣了,一會兒跑去看母親的炸帶魚出鍋了沒有。
? ? ? ? 天近黃昏時,激動的心情更是難以言表。一遍又一遍地催問哥哥什么時候開始放鞭炮,一趟一趟不厭其煩地跑到街上看有沒有人家已經開始。太陽尚有一絲余輝,已有人家在大街上巷子口燃起篝火,放起鞭炮。孩子們一邊捂著耳朵一邊拼命跑回家催哥哥,而哥哥卻偏偏不慌不忙,惹得小弟弟小妹妹們不滿地大呼小叫,又是提籃子又是扛桿子地跑在前面。夜幕漸漸落下來,滿街的篝火也次第燃燒起來,照得整條街亮堂堂、暖融融的。鞭炮聲如爆爆米花般一陣緊似一陣,這時你聽吧,整個村子,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響起噼里啪啦的聲音,并伴有各色焰火升空。此刻除夕夜歡樂祥和的氣氛達到了高潮,新年的味道已經濃得化不開。人們歡聲笑語競相觀看,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母親、嫂嫂、姐姐們終于為除夕夜做完了最后的準備,也來巷子口看熱鬧,這是她們一年中最能心安理得地放松自己的時刻。孩子們則比賽,看誰家的鞭炮大,誰家的鞭炮響,誰家的焰火更漂亮。
? ? ? ? 鞭炮聲漸漸低落下去,大人們陸陸續續回到家里準備吃年夜飯,孩子們卻三三兩兩從家里打出各式各樣的燈籠。燈籠座上固定住一支紅蠟燭,透明的塑料紙做成的燈罩上印著各種花色圖案。許多燈籠光暈交織,一晃一晃的,如同在歡樂的夢中。大家把燈籠小心翼翼地舉起,比誰的更亮,比誰的更漂亮。不一會兒,大街東西兩頭的孩子自然分成兩派,各由一名年齡稍大且有威信的孩子組織起來排成一行。街西頭的孩子高舉燈籠齊聲大喊:“打倒東頭黑老虎!”聲音拉得長長得,帶著一股幸災樂禍的味道。街東頭的孩子不甘示弱,也齊聲吶喊:“打倒西頭黑老虎!”在這喊的空檔,不知哪個孩子的燈籠著了火。正手足無措間,一個眼疾手快的孩子搶上前朝越燒越旺的燈籠又是用嘴吹又是用手撲,見實在不行干脆朝燈籠跺了幾腳。看著破爛不堪、被踹得變了形的燈籠,那個孩子自然惋惜不已,但聽到對方“氣焰囂張”也就顧不得了,馬上加入喊“打倒東頭黑老虎”的行列。一邊喊,一邊偷空看一眼被燒毀了的燈籠。畢竟一年只有這么一只燈籠,還沒新鮮夠呢,回家后恐怕還要挨母親的一頓好嗔。
? ? ? ? 大門上、院子里都亮起了燈。屋里暖融融的,火炕上擺著好幾大鍋蓋餃子,都用黃紙蓋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喝著年夜酒,拉著家常。
? ? ? ? ? 年夜的興奮勁正有增無減,就被大人摁進了被窩。眼巴巴地看著母親把盼了一年的新衣服分別套在棉衣、棉褲上,心里又無限期盼著第二天的到來。腦子里一面放電影般回顧剛才大街上游戲的情景,不時地偷偷樂出聲來,一面又想象著明天穿上新衣服的神氣勁,眼睛已抵擋不住瞌睡的進攻,慢慢進入了夢鄉。在夢里,仍然繼續著除夕夜的歡樂。
? ? ? ? 兒時的新年,兒時的除夕夜,值得我們永久回味。那是年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中國特有的味道。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http://www.lxweimin.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