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13條,真的夠世俗的,哈哈,不過基本認同,個別幾條定義有點不是很理解。
第6條最受用,剛入職場那會自己什么都不會,學歷一般,通過前十幾年的瞎折騰(修煉),終于成為跨界小達人,雖然目前依然沒什么資本可以炫耀。但未來的七年(一輩子),會有目的性的折騰,依然需要不斷跨界,多維度整合,相信自己只要持續的不斷的在自己想走的道路上死磕,這條路一定可以走的通,還能走的好。趨勢對,剩下就是人的問題。
以前的自己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別人的看法,跟同事之間關系相處都是一般般。但創業一年后有深刻的領悟,一切從零開始,資源+人脈都得重新梳理和積累,甚至方向都得重新尋找。市場變化太快,起初的方向在真實了解行情后需要做調整,調整要基于一定量的市場調查和排除法,以及學習升級可能才能確定,而我確實這么摸索了一年才有了新的方向。
一年的修煉,我并沒有成為“精神領袖”,但跟一些行業有話語權的人已經可以順暢溝通,并且在某些專業方面還能給予他們建議,這是自己引以為豪的地方。同時也深有感悟:你得讓自己成為這個圈子里(行業圈)有話語權的人,否則好的資源和優秀的人不會向你靠攏;你得有一幫可以經常探討(營銷相關)問題的真朋友,否則你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也不會得到真誠的建議;你得有一幫志同道合愿意一起干事的小伙伴,否則本能抓住的機會就會丟失,而只能糾結生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