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一個脆弱的集體,也是一個需要關注和尊重的人群。這段時間,看了太多關于老年人群體的真實案例,現實中發生的、新聞里報道的,還有生活中正在發生著的,像一張張影片般,一一浮現在腦海里,有怒其不爭的,也有恨其理性的…
總結起來,其實,所有的一切,我們都不應該帶著隱形眼鏡以世俗的眼光去評判一切是非黑白,老年人,一個弱勢群體,社會應該給予一個基本的尊重底線,讓他們老的有尊嚴,老得被尊重著,老得安心一些。
老人,尤其是一無所有的老人,如果他們老的實在,老的靠譜,或許這個區域,就是一個讓人感覺到有安全感的地方。如果一個老人,拼盡全力,花費所有積蓄,讓自己住進了外人看來高檔的養老院,結果還是不可避免地被虐待著,被應付著,被折磨著,或許,年輕人誰都不敢輕易嘗試讓自己老得這般無助和凄涼。
老人,有子女的老人,因為不被需要著,所以被迫留守著,有子女如同無子女般活著,也是一種苦難。中秋國慶期間,老人辛辛苦苦準備了辣椒醬,等著子女們回家過節,結果六個子女,無一個回家過節,老人步履蹣跚,忍不住淚滿襟衫。孝文化,不應該只是一個口頭禪。
老人,苦了一輩子,仍被子女牽絆著,操勞過度的老,是一種劫。也有子女們因為老人從小不曾養育,理直氣壯地不給予養老關心與支持,對老人們來說,不能算是一種惡報。社會需要一個底線,一個守護老人們老有所安的底線。
俗世牽扯太多,老年人雖然已是半身黃土里的人,不應該任由個個小家庭們自主決定著任其自生自滅,社會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思考,兜住底線,不能違背底線去折磨老年人。因為這代表著每個人的老年生活希望。每個人都希望生命臨終時被世界溫柔以待的一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