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聯合式呼吸說到底是一種感覺。張華教授對于呼吸的方法講述得非常到位。
(一)呼吸的方式
氣流振動聲帶,人呼出的氣流是人體發出聲音的原動力。
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呼吸習慣。保持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吐氣。
當我們用嘴巴吸氣時,會感到咽壁和聲帶是涼的。尤其在北方干燥寒冷和霧霾重的地方,長時間用嘴巴吸氣,會對聲帶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會引起聲帶小結。吸氣時肋骨先膨脹,給外部氣流造成一個進入的空間。呼氣時肋骨收縮擠壓肺部,將氣流擠壓出去。
用鼻子呼吸時,鼻毛和鼻腔可以過濾臟空氣、將寒冷干燥的空氣變得溫暖濕潤。所以高寒地區的人鼻梁較高,是鼻腔通道長一些,有助于抵擋冷空氣對咽壁的刺激,而熱帶地區的人鼻梁大多扁平,因為熱帶地區空氣本身就是又溫暖又濕潤了。
鼻梁的高矮跟氣候有關。這個說法是不是很有趣呢?
(二)呼吸的姿勢
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下巴微收,讓后咽壁立起來,前面喉頭是放松的。口里像含著半口水,面帶微笑,牙關放平,肩頸放松。小腹一定要微收(因為發聲時動用的是小腹的力量,而不是喉頭、聲帶的力量)。小腹一定要保持住,千萬別縮胃。
(三)呼吸的練習方法
張華教授談到呼吸時用了一個很絕妙的感覺,令我深受啟發。
慢吸慢呼練習是鍛煉呼吸肌群和機能的最好練習方法。
他說,用鼻子吸氣時像吊車吊起來一個重物一樣,氣不是橫著吸進去,而是豎著進去。盡可能慢,慢慢吸,當你覺得小腹微微膨脹時就停止;練習時氣息不能吸得過飽,否則會僵住。
靜止5秒鐘,然后發“咝”音,一直到小腹收縮到不能再縮為止,好像小腹貼著了后背。這算是一個呼吸過程:慢吸—控制5秒不動—慢呼。
慢吸慢呼慢到什么程度呢?
你要感覺得到吸入的氣流非常非常細,細到像半根頭發絲兒那么細。如頭發絲兒那么細的氣流豎著從鼻孔進去,鼻子垂直地吸,感覺氣息是從后腰上吸上來,呼出時也是如發絲般細,氣息的方向是往下的,小腹不斷向內收,一直到一口氣呼完為止。然后再吸,開始又一次呼吸過程。
這就仿佛是氣功里的一個小周天,一次呼吸就是一次循環。
北電慢吸慢呼的及格標準如下:
男生
一吸40秒,控制10秒,呼出40秒,共一分半鐘為合格。
女生
一吸30秒,控制10秒,呼出30秒,共70秒鐘為合格。
除了慢吸慢呼以外,還有快吸快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的訓練。
張華教授大談呼吸訓練的好處。
呼吸訓練的好處不僅可以讓聲音有了強有力的動力,而且可以強健體魄,養成挺拔的身姿。呼吸訓練跟氣功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華教授說他本人就是堅持呼吸練習的受益者。確實如他所說,他雖然已經年過六旬,卻身姿挺拔,聲音洪亮,精神充沛,滿面紅光,儒雅瀟灑,看上去只有四十多歲的樣子。
解決了氣息問題,是不是就一定有好聲音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