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節奏慢一點真好,可以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除了維護基本生活必須的工作,除了做家務,管好孩子,其它都把它倒空。
什么文章什么公號,什么投稿,都去它一邊的吧。老子想寫什么才寫什么,我不要被什么東西綁架。什么意義啊,什么追求啊,什么理想啊,老子就是要虛—度—光—陰。
人無癖不可交,一個人假設只剩下一副正經的軀殼,只剩下一本正經嚴肅的生活,活著還有什么意義。他的生命里只有有用的事情,有用的工作,有目的的交際,有心機的處事。對,他活得還蠻充實的,每一天都正能量爆棚,每一天都繃得極緊張,都被瑣碎的事情填滿。那些瑣碎的事情,似乎沒有一樣是自己的靈魂真正需要的。
靈魂需要的是趣味,半點也糊弄不得。
那些有趣味的事情包括各種癖好,逗個蛐蛐,養個八哥,畫個山水,涂個水墨,寫個小文,嘮點閑篇兒。自由自在地想干點什么就干點什么,人生這才爽快。都說是玩物喪志,不玩物,這一生就不喪志了嗎?兢兢業業工作著的人們,也沒見到你們有多大志向實現了吧。
倒是有點癖好的人,深深地把自己埋在自己喜歡的事情里,反而更容易琢磨出點什么來呢。比如說劉云芳家的老黃同學,自小喜歡摳摳刻刻,做出來的小掛件,栩栩如生,在微店里出售。這樣的事情,盈利上是小事,娛樂上倒是大事。成全了自己工作之余的樂趣填充,滿身心的投入,小有所成,也是早晚的事情。
靈魂需要的是天倫之樂,用工作來搪塞最傻不過。
人是群居動物,既需要志趣相投的伙伴,體會共同做一件事的快樂,分享相互的心得。當然也離不開家庭的和睦之愛,天倫之樂。有小兒女繞膝,有愛人互相倚靠,這背后就多了一個溫暖的港灣,無論何時歸來,總會熱烈相迎。所以那些搏奉獻搏工作的人,你以為你已經成了贏家了嗎?家庭關系中的彼此需要,才是喂養靈魂的最好糧食,讓我們內心充溢著溫暖和愛。而只顧工作且以工作為借口,陷入出差應酬之中,錯過了孩子成長最佳時光,我保證你,你只是一個孤獨的奮斗者,難免會成為孤家寡人。
靈魂最不需要的就是意義,它是一個感性的天使。
靈魂本身是要追求深刻的嗎?非也,那是理想事業追求之余,理性思考的結果。理性告訴我們,要追求更高層更有意義的生活,告訴我們要不拋棄不放棄。靈魂想要一種志趣相得的溫暖,想要溫柔相依的幸福,想的是自由自在的奔放自由,想要一種放縱于自己所熱愛的癖好之中的淪陷。靈魂不僅需要物質喂養,更需要精神世界的豐盈。只喂養身體,不滋補靈魂的人,大多成為都市中奔波忙碌的空心人,越忙碌越空落,有了成功的世界,卻依然感覺到空空如也。
時間啊,你慢些走,慢些走,放慢節奏才能體會到生命里的花開花落,日落月升,才能體會到早晨上草葉上的第一顆露珠有多么圓潤和晶瑩。來到這個世界上,靈魂總是要慢慢體驗生命的美好的。所以,把你的生活節奏放慢,和相愛的人,相得的人,虛度這一大把時光,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人生,就是需要虛度時光的。
休整了幾天,感覺精神狀態好多了,人也仿佛從公號的坑里爬了出來。只是還要注意避免再陷進去,本來想找坤子算帳著,算了,人家也是好意,帶你玩公號,是自個掉里的。前一段時間,天天更,抓住每個瑣碎的時間段,不是在寫公號里的文章,就是在構思公號里的文章,要么就是在看新聞看公號公簡書,找靈感。反正整個人是又緊張又癡狂,搞得人很累,脾氣又急躁,文字每天更是沒問題,都有的寫,就是寫出來的東西,總是感覺浮躁,沉不下心來。因為節奏太快了。寫的東西又都不是自己喜歡的和滿意的,就屢次懷疑自己這樣做的意義。本來是想寫完五十萬字再說的,看來先要放一放了。
身體也出了問題,精神上的緊張,造成頸肩都出現了問題,心也緊繃繃的。由于長期吃藥,再加上精神緊張,最近胃也出了問題。象是有火,有某一處關竅不通了,胃氣逆行,牙齒疼而松散,一嘴的牙似乎都想脫離崗位。不斷地干嘔惡心,胃里燒灼感。不吃藥不好活,日服胃藥兩到三次。眼睛自然也花得不行,手機電腦看多了,人就受不了。
婆婆也回老家種地去了,家務陡然增多,種種原因,我是要從公號里逃走的意思了。不全走,至少每周更一次吧,爭取質量稍微好一點,少一點錯別字。
辛苦了,各位。話說,我還是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