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懷念我們父輩那個牽了手就是一輩子的年代,在那個年代,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疾病還是健康,彼此都不會心生嫌棄,那是真正的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那個年代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那個年代先結婚,后生感情,在柴米油鹽、衣食住行中品味生活。那是實實在在的人間煙火,實實在在的責任擔當。
那個年代的愛情遙遠的像在另一個星球,現在這個年代的人,只能把他們的愛情當作故事來講。
即便是這樣,他們的故事聽起來依然讓人不敢相信,像是一個個傳奇。
-02-
我給大家講講我所見到的那個年代的兩個愛情故事。
一個故事的主角是我父親的戰友,在六十年代,作為一名工農兵大學生在清華大學上學,那時的他,年齡20多歲,已經結婚生子,這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現象。
他的妻子是一個沒有上過一天學的農村婦女,一直在家里撫養孩子、種地、侍奉老人,任勞任怨的付出。
大學畢業后,他參軍入伍,成為一名軍官,工作忙忙碌碌,而妻子始終是他穩定的后盾。在后來的幾十年的歲月里,他一直感恩妻子的付出,始終對她感情深厚,不離不棄。
一個是清華大學畢業的軍官,一個是一字不識的家庭婦女,就這樣,兩個人相扶相攜,恩恩愛愛的過了一輩子,現在子孫滿堂,享受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這是我們這個年代聽起來覺得不可理喻的事情。
現在兩位老人都已經八十多歲了,因為我的單位距離他們家很近,我經常在上下班的路上看見他們散步遛彎。
目送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常常心生感慨,他們的故事真的像是一個傳奇。
如今的歲月依然靜好,他們是我見過最美好的愛情。
-03-
還有我的父母親,我的父親1958年參軍到西北戈壁深處的軍營,就是現在的航天城,在那里工作了30年,把青春、熱血乃至生命都奉獻給了那片熱土,奉獻給了他熱愛的航天事業。
父母在1987年轉業回到了地方,父親在回來的第二年就得了胃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個月里,平時一向脾氣很好的父親經常莫名其妙的沖著母親發火,有時候根本就是毫無來由的發一頓脾氣,說話也變得冰冷刺耳,我們都以為他是因為得病后心情不好才會這樣。
后來,父親的一個熟識的老戰友給我們揭開了謎底,他告訴我們:父親其實是故意的,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母親能煩他、恨他,這樣等他走了以后才不會想他,不會因想念他而過于傷心。
一個人的感情能這樣的無私,哪怕是到了生命的盡頭,卻依然還在為對方著想,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怎樣的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深義厚?
想起臺灣作家張曉風說過的話,當有一天,生命的潮水退盡,當死亡的冷鋒自指端寒起,他的手仍是我最愿意握住的、人間最后的馀溫。
-04-
我們的祖輩父輩,都習慣了用婚姻來定義人生的完整。
婚姻對他們來說,是穩定和責任的代名詞,只要走進去,無論貧困富貴還是疾病健康,都會終生廝守,永不分離。
老一輩人的愛情,非常純凈,又充滿生活的煙火氣,那么的有生活的味道。
很羨慕和懷念那個遠去的年代,懷念那個年代的婚姻和愛情,沒有房子財產的羈絆,沒有背叛出軌的提防,沒有名利地位的權衡。
那個年代的愛情很簡單,但很純粹、很真實。其實,真正的愛情從不復雜。
就像西方婚禮誓言所說的那樣:我愿意她(他)成為我的妻子(丈夫),從今天開始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貧窮、疾病還是健康都彼此相愛、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將我們分開。
那個年代的愛情,沒有鮮花鉆戒,沒有香車豪房,沒有誓言,但牽了手就是一輩子,感情已經融入了彼此的生命。
婚姻對他們來說,是責任,是擔當,是一生一世,永不言悔。
-05-
李銀河老師曾經在《奇葩大會》上說:婚姻最終會慢慢消亡,將來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會結婚,這是多元化社會的發展趨勢。
她提到了這樣一組數據:上世紀80年代美國和法國已經有30%的人選擇不婚。截至到2015年8月,美國人16歲以上的人群,50.2%是單身。2016年國家民政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的人數已經接近2億。
最終,李銀河老師提出了一個很震撼的觀點:婚姻制度終將消亡。婚姻作為社會制度,在全世界現代化的進程中,已經正在不斷消亡,這是一個實際現象。
具體的參考指標是世界各國的“結婚率"和“離婚率”正在急速變化,結婚率不斷降低,離婚率不斷升高;這樣的變化在發達國家尤其明顯。結婚率和離婚率的變化也伴隨著另外一個指數的變更,即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的不斷走低也直接導致了絕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出現了“老齡化”的問題。
如果真像李銀河老師所說的那樣,有一天,婚姻最終會消亡,那么伴隨著婚姻的消亡,愛情會不會也消失了?
我們的后代再提起愛情,會不會心生疑惑,聽說人類曾經有過愛情?愛情是什么樣子的?
白堊紀的恐龍滅絕了,可還有恐龍化石留下,我們可以藉此去想象它們的樣子,可是愛情的世界沒有化石,實在無法憑空想象愛情的模樣。
-06-
毋庸置疑,現代人的感情,有太多外在制約的成分,太多的猜疑,防范、算計,誰付出的多了,誰得到的少了。
感情像奢侈品一樣難求,我們渴望得到,又不情愿付出,而一旦覺得不合適了,就輕易的換掉。
一方遇到疾病困苦,另一方轉身逃離,說好的不離不棄、同甘共苦呢?
這個時代人們享受物質豐裕的同時,又面臨太多的誘惑和抉擇。
快餐式的感情讓我們沒有了安全感,我們輕易的得到,也會輕易的失去。
我們不敢交付自己的真心,不敢付出全部的感情,我們不相信別人的同時,也不再相信自己。
婚姻不再是安全的堡壘,強大的后盾,它讓我們心生恐慌,讓我們無所適從,讓我們期待又讓我們抗拒。
而那個一牽手就是一輩子的年代成為了遙遠的回憶,遠去的令人唏噓的愛情成為一個個故事,一個個傳奇。
可是,一生那么漫長寒冷,一個人又那么孤獨寂寞,我們想要的互相慰藉取暖呢,房子能帶給我們嗎?我們想要的相陪相伴呢,金錢能夠買得來嗎?
說到底,我們對感情依然需求和渴望,無論車馬慢的從前,還是快節奏的現在。
我們仍然憧憬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一牽手就到白頭,就是一輩子。
愛的世界里,可以沒有鮮花,沒有鉆戒,有的只是不離不棄;亦可以沒有香車,沒有豪房,有的只是相濡以沫。
愛情其實很簡單,愛是把每個柴米油鹽的瑣碎過的云淡風輕,是一把青菜一條魚的實實在在的日子。
愛是一種相互的呵護與珍惜,是彼此間如清泉般涓涓不息的付出,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堅定和從容。
愿無歲月可回頭,且以深情共白頭。
微信公眾號:人生三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