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有幸參加了興成長計劃,真是收獲很多。下面就我印象最深刻的兩節課說說我的體會:
第一個是,王老師給我們講解的跨學科視野下的自然筆記。有一次看見了大概念這個新名詞。還好平時參加各種培訓對打概念多少有所了解,聽起來感覺特別順暢。王老師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做跨學科下的自然筆記??鐚W科下的自然筆記可以基于教材,基于主題和基于生活。跨學科自然筆記改變了學生的思考方式。打破了學科邊界。讓學生的認知更加寬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發現的情況下進行主動的學習。因為我們學校正好在開發校本課程,受到老師的啟發,我設計出了屬于我們學校的跨學科整合課程,獲得領導和同時的贊同。
第二個是,朱思思老師教學實踐中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完全可以運用到現在的教育教學中,這個思維導圖一出,教師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有一個教學大綱,也有助于教師的成長。思維導圖軟件就得多實際操作,多聯系,并理性關注。我現在運用最多的是Mindmanager,思維導圖都可以幫助我們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其實,原來我有讀過東尼博贊關于《思維導圖》,只是一直都是手繪思維導圖,很浪費時間,通過本次課的學習,真是讓我眼前一亮,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如何建構出思維導圖呢?我認為第一步:創建話題中心每一個思維導圖都有中心主題,它是系統概括本思維導圖的核心價值,好比一篇文章的標題,其意義不言而喻。第二步:確立二級主題。同樣是關鍵的一步,需要我們在大腦里反復構思。第三步:完善導圖內容。以每一個二級主題為方向,作更為詳細的分析。比如可以探討該專業下的出路、優點以及缺點。用這樣的方法繪制完成的思維導圖,系統而又清晰,通過比較利弊,有益于篩選出合適的決策方案。第四步:思維導圖優化。完成基礎的繪制之后,要將著重點放在導圖的外觀優化方面。畢竟,一幅賞心悅目的思維導圖更容易帶來愉悅的感受。因為每個人選用的思維導圖軟件不同,因為每個人選用的思維導圖軟件不同,就會導致其效果千差萬變。第五步:保存或導出。
總之,教師是需要能夠終身學習能力與勁頭,這是個信息和資源高度發達的時代,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應該緊跟時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