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的考古發掘報告是考古學專刊丁種十九號——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關于馬王堆的漢墓群,大家可以去百度,介紹得很詳細,這里主要是對報告的紙質實體書進行簡介。
該書精裝兩冊,八開本,帶函套,于1973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該書是文物出版社在那個特殊歷史時期重啟出版的第一本考古報告。該報告分紙面布脊精裝、布面精裝、綢面印花精裝。我這本是布面精裝,深藍色的布料,搭配猩紅的字體,顯得格外凝重。
把書從函套中取出,首先是一個與報告等尺寸的英文說明,從這點來說這個版本應該是屬于國外本。說明共9頁,同時還夾了一張勘誤表,表現了嚴謹的治學態度。
書脊底部采用燙金雷紋,看起來非常有檔次。如果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朋友,有些可能屬于“紙片圈”中人。紙片圈最推崇完全版,因為完全版的工藝、彩頁、硫酸紙都是紙片人的最愛,然而完全版和上世紀70年代的這些考古報告比起工藝來,確實是兩個概念的東西。
從布面處理的工藝細部可以看出,裝訂用料和工藝都是那個時代的頂尖水平。
襯頁是墓中棺盒上的圖案,如流水的圖紋有種神秘的美感。
因為首頁蓋了自己的藏書印,所以用一個佩的紀念幣遮起來。
正文目錄。
上冊是考古發掘報告正文,先是一段發掘前期的描述和墓葬位置概況。
葬具,可以看出漢代的棺木工藝還是很成熟的。古代不用釘而用木榫。
棺木外部彩繪紋的墨線圖,有助于我們更直觀清晰地看到圖案的線條。
接下來是最神秘的辛追的不腐之身了。
下冊是圖版,用紙真的是厚,可以看出出版方當年不計成本出精品的決心。印刷墨色如漆,用紙厚而不糙,懂印刷的朋友一看就懂。
發掘現場。
墓中情形。
神秘而美感的棺木。
辛追真身。
墓中最神秘的T型帛畫,屬于招魂幡,構圖巧妙,描繪細膩,色彩艷麗奪目而不雜亂。以下分別是帛畫全圖和細部。
素紗單衣,身長128厘米,袖長190厘米,重量只有49克,直到最近才被科學家成功復制成功,可見當年老祖宗的工藝真是鬼斧神工。
版權頁,只有出版時間無定價。紙面布脊的國內版是45元,這個布面精裝的定價沒有印在版權頁上,而是夾頁,定價70元,可惜我這本的定價夾頁買時已佚。
好了,這期的內容就簡介到這里,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網上找這個書的相關內容詳細看,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