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許多人在育兒方面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也許讓你感到頭疼、焦慮,比如:孩子早戀、叛逆、厭學、沉迷游戲、考前焦慮等等。清心渡金牌心理咨詢導師張老師,每天帶你了解一點育兒小知識。
? ? ?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提出過“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可以通俗地解釋成“暗示效應”。羅森塔爾經過研究發現,人的情感和觀念,總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任何人都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信任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 ? ? 在學校里,每個班級中都會有一些所謂的“差生”,“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理論對這些差生有特殊的意義,按照這個效應的理論,多對這些所謂的差生鼓勵和肯定,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 ?兒子上幼兒園了,她第一次參加家長會。會后,老師跟她說:“我們懷疑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3分鐘都坐不住,你最好帶他去醫院檢查一下。”
? ? ? ?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在思忖該怎樣對孩子說。吃晚飯時,兒子問她:“媽媽,老師表揚我了嗎?”她說:“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鐘,現在能坐3分鐘了。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兒子竟然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 ? ? ? 兒子上小學了,又一次開家長會,老師對她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考試,你兒子排第48名。我們懷疑他有學習障礙,你最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 ? ?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正在做作業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你很聰明,只要能細心些,就會超過你的同桌。”第二天上學時,兒子去得比平時早。
? ? ? 孩子上初中了,又一次家長會上,她等著老師點兒子的名字。然而,這次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 ? ?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校門口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你的老師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 ? ? 高考過后,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字樣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您能欣賞我......盡管我后來知道那是騙我的話......”
? ? ?這個案例正好印證了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熱切的期望很有可能使被期望者達到期望者的要求。所謂的熱切的期望,指的就是正確積極的期望暗示,媽媽對孩子的積極期待能夠使孩子的狀態隨之發生變化,由消極轉變為積極,由自卑轉變為樂觀自信,從而向著對的方向發展。大發明家愛迪生小的時候,只上學3個月就被學校開除了,老師認為他實在是太笨了,但是愛迪生的媽媽堅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她對愛迪生說:“你肯定比別人聰明,我從來不認為你是笨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之下,輟學的愛迪生并沒有停止學習,依然對于知識孜孜不倦地索求,最終成為大發明家。
? ? ? 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時常可以看到期望成真的奇跡,那么,這種神奇的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呢?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認為,這就是通過雙方的暗示作用實現的。暗示是指用一種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能夠按照一定的方式來行動,或者是接受一定的思想。暗示的結果會使一個人發生改變,甚至是發生巨大的改變。大人們的期望,也就是一種暗示,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父母或者老師會以積極的態度來期望孩子,孩子也可以朝著積極的方向來改進。很多聞名于世的偉人,就是在家長的積極期望中成就人生的。
? ? ? ?當人們經常聽到期望的語言時,就會變得非常自信,這個時候的心理、生理都會調整成為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每個家長都要對孩子有一個好的期望,而且能夠透過這些言談舉止來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多對孩子說“這次有進步,下次繼續努力”之類鼓勵的話,這些積極的外部信息能夠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肯定自己,并激發出蘊藏于自身的巨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