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這一詞,在自己的記憶中是在《心靈雞湯》這一暢銷書出現開始廣泛使用。剛開始是“雞湯”,但是慢慢就出現了一堆無論何時都在無條件打雞血的文章和話語,“雞湯”瞬間變成了“毒雞湯”。回想一下,其實我們在成長中很多所謂的“雞湯”都在慢慢經歷歲月的過程中才明白:很多都是“毒雞湯”,而且它們還在毒害著一波又一波的人,讓大家深陷其中不自知。那讓我來盤點一下這些“毒雞湯”,尋求一些共鳴。
第一條:等考上大學,就可以不用那么拼命學習啦
在高中到大一的時候,我曾經深信父母和老師說過的這句話。為了大學以后的悠閑自在,現在拼命學習也值了。甚至總在幻想考上大學之后,自己可以隨處游玩,再也不用老師瘋狂教學,催促答卷,家長拼命勸告好好學習了。實際上呢,當我們步入大學,大一上課睡覺,逃課現象比比皆是,不能說沒受這個“毒雞湯”的影響。等到你慢慢開始準備畢業,要步入社會,尋找工作,你才發現不用學習是騙人的,為時已晚。沒有什么簡歷是不需要填寫大學的專業成績和社團閱歷的,沒有什么是自己不用學習就可以輕松得來的。父母和老師只是在你最焦慮的那段時間給予安慰,所以才說出這句話。千萬不要當真,如果當真,那么可能就意味著你要從頭來過,更加痛苦和折磨。面對現實,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就如同通關游戲一樣,打完這個怪就要打更大的怪。這樣才能一級級提升自己,不落后或者停滯不前。當然,這也不是讓你過多焦慮,學太多也是吃不消的,但是你要一步步慢慢前進,完全不能松懈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第二條:學習沒有痛苦,完全可以快樂、輕松學習
記得在微博里曾看到抖森回答問題時從說過這樣的經歷。他在爭取戲劇面試之前曾聽過一位學長說,不需要任何準備,只需前一夜將自己灌醉,第二天展現真正的自己就可以獲得機會。但抖森從來沒有因此獲得任何機會,那時他就發現這根本行不通。沒有什么好結果是完全輕松,順其自然就能得到的,學習亦如此。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人口眾多、競爭力極強的社會中,卻妄圖通過快樂和輕松地方法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這又與不勞而獲有何區別。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我們不停努力、甚至通過辛勞換取,這沒有什么可爭議的,也沒有什么不公平的。只有經歷這份痛苦,你才會珍惜最終獲得的成績。當然,你也要有能力承受這份痛苦,做一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才是大智慧。這樣在你達到目標時,才會更加淡然地面對下一個目標,更加自信迎接下一個更高的挑戰。
第三條:他人的做事方式無需介入和評論,過好自己就可以了
小時候,一些家長可能會告訴你,只關注自己的成績就好,其他人隨他去吧。長大后,很多人告訴你,關注其他人有什么用,他們做什么只要你不做就好了。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問題仍然擺在面前。面對學校霸凌事件,只要學習,我們誰也不用去管,那么受害者怎么辦;面對網絡上各種杠精的言論,一些為了利益主張“技術沒有價值觀”的做法,僅僅想著自己過好,你又怎能保證這種侵害不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被他人的想法操控,不再關注社會和其他人,每個人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好。長此以往,人心只會更加冷漠,沒有人在意你,也沒有人會幫助你。少說一些“與我無關”,多想一些“如何解決”,這個社會才能越變越好,才能夠變成我們想要達到的美好新世界。
直到現在,還有好多“毒雞湯”在使我們更加焦慮,腳踏實地走好自己規劃的每一步,就是最好的抵御它們的方法,不人云亦云,注重自己的實踐之路,勤思考,抵制信息洗腦,才能更加清晰明確地走好每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