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過年難得沒有回老家過年,呆在這上海弄堂里。
我窩在這小房子里吃著我鐘愛的“百奇”,看著各種電視劇電影,那生活美滋滋的,又想著遠離了人擠人 擠死人的春運場面,“哎呦喂 真是爽”。
“春風花枝俏 嫩綠滿山腰 ? ?
你多久還沒有 會心一笑 ?
千金不換 我一世逍遙
拆北方的柳 再過南方的橋
條條大道 幸福任我挑
快樂人世走一遭
把酒當歌 我一世逍遙 ”
這種日子沒有“逍遙”多久,我就覺得厭透了,就像學生孩子們放了寒假玩了幾天又想馬上盼著上學似的。
大過年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趕著春運回老家過年了,外出打工的人們在這一時間也像冬天南遷的大雁們一群一群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這下子,到了大年三十,上海整天都安安靜靜的,說什么“只有在深夜這座繁華的都市才寂靜起來”的這種說法在這一刻已經蕩然無存。
白天大街上車輛孤獨地在大街上奔跑著,路上的交警也一改忙碌的身影懶懶散散的站著看著;晚上這座城市也越發安靜了,大街上空空蕩蕩的,只有那遠方零星的鞭炮聲制造出一點聲響來了。一切都好不安靜。
2
相反,在兩千公里開外的老家里,迎來了這一年最熱鬧的時期,年輕人都回來了呀,這座城市終于熱鬧起來了,街上到處都是人,喜氣洋洋的。大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招待客人,小孩們也忙著跟著大人走親戚收壓歲錢哩。晚上萬家燈火,人們都圍著擺放著滿滿當當的桌子吃飯呢。深夜時分,這里也少不了熱鬧,周圍都傳來鞭炮聲煙花聲,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3
一月底了,二月要來了,這個時候回家的人們開始盤算著返城的日子了,老家的那座城市也要開始恢復冷清了。年輕人又要漂洋過海,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開始繼續在這里花費自己一生的時間。老人們又要開始自己年復一日的孤寂了。
難道這是他們的宿命嗎。
年輕人與老人只能像牛郎織女般一年只能見一次面嗎。
有些父母親與自己的兒女見面的次數只能是個位數。
春運代表的意義或許就是這個吧,像極了牛郎織女的宿命。
4
這是一個可悲而又無能為力的事實。沒有辦法,人們需要賺錢來養家糊口,哪里有錢賺,那就跑哪里去吧。他們或許也算是一種流浪者吧。
他們也想留在自己呆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城市,那里有他們的親人,有他們的朋友,有他們的回憶啊。可是時間推著他們走,他們長大了該養家糊口了,不得不離開,哪里敢矯情著不走呢。或許這就是成長吧,或許這就是現實吧。
難怪我們不敢怪大人們現實,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沒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