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我給自己定了30個目標,19年過去了1/4,我的目標已經完成了1/3。目標能與時間同步,真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
這場期待已久的旅行我終于上路了,從貴陽到昆明,從昆明到撫仙湖。
既然寫游記,那就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吧!
對于生活,我喜歡計劃,把每天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對于旅行,我一直都很隨意,隨意到就像出門逛街一樣,一個小書包裝兩件換洗衣服,一袋護膚品就上路了。
買凌晨的火車票,有這樣幾個考慮:
1.和朋友約了24號去撫仙湖,我必須提前到昆明;
2.我必須在兩天之內完成旅行3天的工作;
3.坐晚上的車,不僅節約出行時間,還節約了一個晚上的酒店費用。
原本以為大學城的公交末班車是20點,于是提前4個小時出發了。「葉子自律成長營」的課在每晚21點開始,我便有了第一次在公交上上課的體驗。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周圍一切都與我無關。不過,在別人看來,我只是一枚嚴重的手機控而已。
在貴陽火車站過安檢時,我又想起去年10月我在同樣的時間去昆明,買了一個烤土豆,結果安檢一過,土豆沒了,那是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美食呢!
同樣的候車廳,卻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去年10月,我剛進入第一個倦怠期,在床上躺了整個國慶節,在10月7號那天,出門尋找自己,在候車廳時,也抱著手機,為了看小說。
昨晚在候車廳,我抱著手機,卻是一直工作,三個成長營的課程,我一個人上。忙完后才發現沒有日更……
第一次來昆明,是為了度過了倦怠期。這一次,我單純為了旅行。同一個城市,不同的目的和心情,收獲也不一樣。
旅行,是我度過倦怠期的一種方式之一。
時間銜接的剛好,課上完就檢票上車。在車上和一個朋友聊了很久,他說讓我晚上睡覺時多多留意。
換做無比孤勇的那段日子,我是天不怕地不怕,覺得全世界都是好人,至少我出去旅行從沒遇到過壞人。也從不會在意這些!
但是現在坐車,別人沒有睡熟我就不敢睡,直到聽到大家傳來均勻的呼吸聲,我才開始睡覺。
大概是因為經歷的東西多了,丟失了以前的那份單蠢,反而變得小心翼翼,同時也學會了保護自己。
一夜好眠,雖然臥鋪的床很小,但我也睡的很安穩,可能是因為心里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吧。
清晨,我體驗了一次在火車上化妝,平時15分鐘搞定,今天花了30分鐘,而且粉涂抹的一點都不均勻。以后,還是下車找個地方好好化吧。
到昆明的時候,居然下起了雨,絲絲涼意襲來,我躲到KFC等朋友。利用等她的這半小時,寫了3張明信片,準備明天郵寄出去,給他們送一點溫暖。
撫仙湖在澄江,必須去“南部汽車站”坐車,車費20塊,還挺便宜的。
南部汽車站的候車廳,是我見過的最豪華的候車廳,沒有之一。座椅全是皮質的,看起來就很舒服。
這又讓我更喜歡昆明這座城市了。
對昆明的第一印象是干凈,不論走到昆明哪個街道,地面上都沒有垃圾,建筑墻面也很干凈,不會影響市容。
其次是綠化很好。大街上的植被特別多,這個季節櫻花剛好盛開,看起來更美了。
買票的時候,朋友說這里是滾動發車,隨便買哪個都一樣。上車時才發現,買了后發那輛車,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多等40分鐘。
當時我是很不情愿很不開心的,就想去問問能不能換到前一輛車,馬上出發,一刻也不多等。
朋友說,就等一會,沒關系。但我執意想做出頭鳥。為了避免和她吵起來,我了下車。然后,我才意識到,此刻的我很不耐煩,有情緒,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我深呼吸后,跑到廁所冷靜了一下,并告訴自己,只等40分鐘,你可以趁這40分鐘構思一篇文章,完成今天的日更;或者,你可以好好感受一下昆明的空氣,觀察身邊的人,拍幾張有意思的照片……
再次回到車上時,我像換了一個人,臉上掛滿了笑容。朋友說:“你現在變了,以前出去玩,只要一點不順你的意你都會抱怨、生氣”
或許,這就是成長吧!
我想,不論在學校、或工作中,還是在旅行的路上,我們的目的都一樣,就是要不斷學習,持續成長。
明天分享撫仙湖游記,后天分享騎行游記。今年的第8個小目標,兩天后,就會完成。
撫仙湖游記:
PS :對我和我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遇見葉子姑娘
微博:葉子姑娘呀mo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