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大姐抬杠
今天坐大姐的車,去老家看望老母親。在路上因為一件小事,我們倆就杠上了,原因是她通知我們,到下周日去給我外甥女的小孩兒過滿月。說到飯店地址的時候,我們倆因為方向問題打起了嘴官司。大姐說我,像極了父親的擰和犟。我則說她有了錯誤,卻不愿意改正,也是軸得很。大姐夫在旁邊開著車呢,看我們辯論的不可開交,就勸我們,但我倆誰也不想退一步。其實整件事情,我們都有錯,因為我倆都沒去過那個飯店,這是打的那門子官司呀?
喉嚨都快說啞了,為什么總是喜歡抬杠呢,解決問題有好多種方法呢!這可得改,不是個好習慣。
反思:還是不能及時制止自己的沖動魯莽大腦,以后還要多注意!
02? 父與子
周日兒子就在家待了一天,等我從他姥姥家里回來,他們父子倆就又有了沖突。我也知道,兩個男子漢身上都流著相同基因的血,潛移默化,又有著類似的性格,要讓他倆不干仗,真的是很難。當父親的總認為兒子不爭氣,不往好的學,自甘墮落走下坡路,所以,很少有好聽的話給他兒子。而兒子十五六歲,正是個人意志需求最特殊的時期,他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了,為什么總要被家長說,被強制性管,心里一百個不情愿。于是,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讓他倆陷入焦灼。我也是苦惱至極。
曾經勸我們家大羅,說孩子是青春期,你要耐下性子,好好講話,好好溝通,不能還停留在小學時對小孩兒的那種命令口吻,他們是不會接受的,只能越來越叛逆。但人家不停,振振有詞地說,青春期難道就是用來叛逆的,為什么不能用來奮斗呢!
大的勸不了,小的也不好惹,還沒勸導呢,就喊到:.我又怎么了,難道我就沒有對的時候嗎?
他們的問題,我覺得我也回答不了,倆人心態都不對,都有錯,不能相互產生同理心,難解決!“解鈴還須系鈴人”,要靠他們自己。
03? 定計劃? ? 擠時間
一連好幾天,每天規定的學習進度都被七事八事給擱置了,荒廢了。再有不到倆月就要考試了,這種勢頭發展下去,絕對是不行的!接下來,每天還要離開家去上班,可利用的時間會更少,如果不能合理安排,都會隨著指縫間溜走的。“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這句話要用計劃落實到實處,除了自我監督,也可以邀請家里人一同監督。
意識到錯誤,就立馬改正,時刻不能對自己妥協,執行力很重要!
計劃執行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