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在追B站的新綜藝《90婚介所》,它是關于90后找對象的,類似《非誠勿擾》,是個非常有意思的節目。
關于愛情或者婚姻,是我在文章里幾乎從未談及的話題,一方面是我自己對這塊經驗甚少,另一方面是這一塊過于玄乎,愛情很多時候不是靠理性的,越是一本正經地去談論愛情,越會顯得無趣。
近年來,由于被長輩催婚越來越嚴重,我開始逐漸正視這個問題。在如今這個時代,在我看來,婚姻已經不是一個必需品,而是奢侈品,社會的高度現代化帶給人們無限便利,每個人都成為自己世界的君王。
然而,也由于社會發展太快,文化出現滯后性,這使得父母那一輩人和現在的年輕人的愛情觀念出現了巨大的鴻溝。父母遵從傳統觀念,以家庭利益出發,希望子女早點成家,養育后代,而現在的年輕人更多的是從個人利益角度出發,如果婚姻并不能讓自己生活地更好,不如不結婚,結了婚反而會變得不幸。
去觀察當代年輕人的愛情,是一個很好的去認識現代社會的角度,同時,我作為一個仍然單身的男青年,也希望去更好地探索我自己該以怎樣的愛情觀去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以及去解決日益嚴重的家庭矛盾。
我常常在思考現在很多年輕人單身的原因,結合我的觀察,我覺得有非常多的因素:
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沒有任何兄弟姐妹,從小占據了父母的所有愛意,習慣了去索取愛,但卻很難學會去施與愛,于是不太懂得如何跟別人建立親密關系。
買房、工作、教育等各種壓力,也使得對年輕人對愛情或婚姻望而卻步,不敢去開啟一段感情,無法做出對未來長久的承諾。
每個人都活成了獨立的個體,可以過得逍遙快活,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兩個人的婚姻卻往往成為自由的束縛。
男女在社會分工上的差異已不那么明顯,對于事業型獨立女性來說,婚姻后生小孩往往意味著她要承擔非常大的犧牲。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展開一段戀情,總是在期待自己的另一半突然出現,卻不主動行動。
……
關于愛情或婚姻,我覺得是非常值得討論的話題,從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當代社會,以及去認識自我。過去的我總是回避談論這些,但是當我發現我光研究自我成長帶來的邊際收益遞減時,我或許應該把目光移到他人身上,去換一種視角去審視自我與他人的關系,或許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收獲或改變。
我不是一個擅長社交的人,也有嚴重的社恐,喜歡自己一個人呆著,與自己相處某種程度上也是我自己的舒適區,我其實也錯過了人生中的很多精彩。或許在未來,我可以慢慢做出改變,把注意力從自我轉移到他人,多想想我能帶給別人什么,能給別人帶去快樂、成長或其他價值,也許能收獲一段革命友誼,也許會收獲一段親密關系。
在這個過程里,我想我也會打開一個新世界,我將用一套新的思維邏輯去考慮問題,會關注人際溝通,親密關系,代際關系,以及社會的運行邏輯等等。很多時候,人們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于是總在一個地方輪回,產生很多無效損耗,及時地跳脫出來,學會去關注他人,也許帶給自己的,不光是自身價值的體現,還有一份快樂,甚至是新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