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你正掙扎于自己的生活中,如墮泥淖。不妨從每天跑4km開始改變吧。"
這里是我22天自律計劃后的一點經驗和心得,學會自律,才能學會對抗自己。有志者可以讓石頭長出青草,不要敗給懶惰,人生最悲慘的失敗就是輸給了自己。
22天自律計劃的最后一天,我看著桌上那些曾經仿若是用來自虐的要求,帶著一些小小的驕傲,認真的填下了這最后一列的空白。原來,世間并沒有堅持不了的事,只有堅持不了的人。
聽說一個好的習慣21天養成,我很幼稚的便定下了這個22天自律計劃。計劃從6月5日開始實施,當過了開頭的那股熱血的興奮后,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與自己對抗的那種痛苦,直到如今我也沒能養成每天6:00早起的習慣,但我依舊感激自己。
感激自己沒有一天中斷過這個計劃,即使有時一天只完成了一半,但我依舊每天堅持打卡,當我今天回首看走過的22天,我意識到,恩,我比22天前的自己進步了。當我習慣了這樣的一種生活節奏,我發現自律只是換了一個新的生活方式,而我的腦子與身體終于結合在這樣的節奏中。
可能,我們正處在人生最旺盛的年紀還尤未自知,但你知道么,未來的你正在未來等你,打敗現在的自己往前走,才能真正的改變自己。
一切都不晚,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你意識到自己需要做出改變之時,與其在渾渾噩噩中考慮該怎么做,不如先把一只腳邁出去,世界是實踐的客觀存在,行動遠比一切重要。
"多少次,我們跌倒在三分熱度上,被自己打敗"。
我成長的經歷告訴我,我們懶人是最不缺少計劃的存在,而且我們往往是計劃通。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寒暑假前,端端正正坐在一張整潔的a4紙前,然后一筆一字,認真而又神圣的寫著自己的假期計劃,滿滿當當,翔實周密。看完后心情一陣澎湃,逢人便提一句,我這個假期要干嘛干嘛。開頭幾天,打了雞血一般,積極努力,過了幾天,頹廢不堪,把做好的計劃通通丟到腦后。
人是很容易給自己找借口的生物,當你今天找了個理由偷懶,那以后你就有一百個理由告訴自己不去執行計劃。當你想偷懶的時候,其實是你身上的動物性在發作,而你的大腦則是理性的處理區,是順從自己的身體,還是克服自己身上的惰性,這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選擇的事。我只告訴自己:
"有些路,很難,但是不走,會后悔"
三分熱度是對自己的背叛與欺騙,它把我們帶到正確的路上卻把我們扔在半路,讓我們看著自己有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擊。我討厭它,我討厭它告訴我,我敗給了自己。
"做自己討厭的事情才會有成長,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才會有提升"
我這個人好惡分明,喜歡吃,喝,睡,玩。討厭的事情極少,只有學習和運動。偏偏現在我有了一個愛好:和自己過不去。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了討厭自己,討厭那個每天和別人活的一般無二的自己,那個做事三分熱度的自己,那個總是給自己留條后路的自己。一切的一切歸結出來,我就是討厭那個被自己打敗的自己,那個總是屈服給自己的懶惰和懦弱,屈服給自己的僥幸和自欺欺人的慫人。
我們為生命的怯懦找過太多理由,我們告訴自己,留在舒服安全的地方就好,這是千萬年人類進化留在人身上趨吉避害的動物性,如果你愿意聽從dna的呼喚安于現狀,那并無不妥,但如果,你心里有一點不甘,你的生活正在你的人性和動物性間進行抗爭,那你應該把頭抬起來,向上,走出這個舒適區,所有的難受,痛苦的經歷都會讓傷口結出痂,總有一天,新的肌膚會長出,那是更旺盛的生命的開始。
"如果你問我,這個世上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我說:別讓自己好過才最有趣。"
別讓舒適安逸迷糊了自己最好的年華,去做那些讓自己討厭的事情,比如讀書,比如跑步,比如學會放下。不讓自己好過,那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也是對未來的自己最大的善待。
"我們的最好的時光正在發生,沒有理由讓它無力發白,學會自律,學會管理自己,試一試這種由自己掌控的生活方式吧,會上癮的。"
(喜歡我的朋友點喜歡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