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人們已經在消費者這個領域內,充分的感受到了互聯網對品牌營銷的重要價值,以及互聯網對于用戶價值的推動性。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借助于互聯網模式,飛速的獲得了中國廣大用戶的認可和社會廣泛的認知,成為了知名的大品牌。比如交通領域的滴滴、摩拜單車、ofo小黃車,智能硬件領域的小米、o2o服務領域的美團、餓了嗎、百度外賣等,都是典型的在互聯網助推下,成就品牌價值的優秀企業。
但是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基本上都是面向消費者領域的,也就是toC領域。但是在面向行業級別領域的toB領域,貌似品牌營銷沒有獲得多大的進步,互聯網對于toB領域改造的重點,還是體現在對于產品和服務模式上,而對于品牌營銷而言,并沒有太大的提升和幫助。
其實,在我們的經濟生活當中,toB領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領域,甚至其復雜度和多元化水平,要遠遠要高于針對于消費者群體推進的市場。但是因為他們不直接面向于市場和大眾進行品牌營銷與推廣,所以在我們的認知當中,他們始終處于品牌的潛水者形象,至少在市場上,toB領域的企業能夠在公眾領域當中獲得極高知名度的屈指可數。
所以toB產業的品牌,一般給人們留下了如下的印象:產業重、工作土、觀念思維落后、品牌low,市場關系復雜,通用的品牌創意特別難以駕馭,品牌影響力極其難做,真實品牌價值難以體現。
有一些產業人說,toB產業做品牌和新媒體推廣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只是一句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正確廢話,其實誰不知道品牌和營銷推廣是非常重要的呢?
但是在面對這么一個復雜的產業時,由于缺乏專業性的知識,所以導致大部分的品牌營銷人其實是束手無策的,也導致大量的品牌人不屑于做這個產業的事情。這也使得在toB產業中,品牌人才非常的匱乏,大部分的企業的品牌建設,也都是由行政或者是其他部門來兼職實施的。
這種現狀是產業的特性所決定。toB企業往往它的產品不直接面向于大眾和消費者,大部分企業都是給面向市場和消費者的企業去充當供應鏈的角色,或者是他們直接提供服務和產品,面向的是企業級客戶、政府組織、社會組織、社會特定人群。雖然可能在他們的領域內,往往雖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消費者卻很難察覺和知曉。
而在品牌營銷領域當中,由于tob行業就這非常大的特殊性和獨特邏輯在其中,因此在品牌營銷、市場推廣、新媒體的運作中,獨特性和價值考量的模式,與一般的消費者領域是不同的。那些我們所常見的,能夠瞬間實現刷屏的新媒體營銷策略、品牌廣告策略,往往在toB產業內,無法獲得廣泛的認可,也沒有辦法幫助企業實現價值的達成,重要的是這種toC產業的思維,也不適合toB行業的應用。所以我經常在廣告圈聽到的一句話是:toB行業是廣告創意人的效益禁區。
這樣的困局,其實也是真實的市場價值的體現和市場真實交易狀況的情景再現。一個企業和組織挑選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往往會出于品牌價值維度、市場推廣維度、企業實際應用領域維度,其中實際應用維度占據了絕大部分toB產業的合作內容。
既然實際的價值和功效是企業合作之間最為看重的內容,所以就導致toB產業的企業,更看重于自己的產品服務和在業界的口碑,但對于品牌這種相對而言比較虛的內容并不是很看重。
試想一下,一個公司需要建設一座大樓,他要找的水泥和鋼筋的這種重產品的合作企業,最核心考察的一定是他的水泥和鋼筋的質量好不好,用在其他項目工程上的案例優秀不優秀,而對于它的品牌影響力如何,消費者對它的產品的認同度有多少,其實完全不在意。
因為這些企業,他不需要讓市場和消費者的大眾評價,他是需要的是所在的領域內充分發揮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了。
所以他們不重視品牌形象的包裝,不重視品牌推廣,對新媒體營銷可有可無的態度,大家也就可以理解了。因為這些事情并不一定能夠直接地促進其產品銷售的提升,也并不能夠有利于其最終市場價值的表現。
傳統的品牌營銷理論,以及市場上常見的新媒體營銷策略,顯然在B端市場是缺乏價值與效用的。
對于toB產業的品牌建設,最好的模式一定不是傳統市場營銷的C端影響力模式,而是更具有產業特性基礎之上的全局產業思考,要站在更高的維度上去思索B端品牌的建設要點與構建中心。在這里為了方便說明這一模型,特別舉例四個toB品牌(行業)在品牌營銷建設上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最終帶給我們的模型分析。
第一個案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英特爾。
英特爾公司是一家高科技的芯片公司,其最主要的產品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電腦中央處理器。幾乎在我們每個人都要和他們的產品進行打交道。雖然我們無法每天都能看到它的真實模樣,但是我們知道,在我們使用的絕大部分的電腦當中,都有英特爾的中央處理器為我們默默服務。同時在真實的銷售中,英特爾其實是一家典型的一家toB企業,絕大部分產品而是都直接銷售給聯想、戴爾、蘋果電腦公司。
但是我們為什么能對這樣的品牌耳熟能詳?
英特爾雖然做的做的是一個toB生意,但是他的品牌影響力直達消費者。英特爾做了大量的品牌工作,直接面向大眾的消費者,充分展示中央處理器強悍的性能,以及能夠幫助用戶解決什么樣的困難和問題,讓用戶對他們的產品有了深刻的認知。
英特爾又和自己的B端企業充分聯合,建立品牌聯合營銷模式,讓我們看見,在市場上,無論是多么大牌的電腦,他們在進行品牌營銷時,都要向消費者再次去強調自己所使用的芯片是英特爾的,能夠有效地充分滿足用戶對于計算機性能的要求。
通過有效的廣告和品牌推廣策略,將自己的優勢告訴給電腦產品消費者,讓消費者在市場產品選擇中更加信賴帶有英特爾芯片的電腦,倒逼電腦廠家采購更大量的英特爾芯片去滿足消費者的認知;同時通過聯合營銷,更加強化這樣的江湖地位。英特爾在PC時代構建的品牌營銷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樣的品牌模型,我們可以稱之為“品牌營銷BBC模型”
第二個案例,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國蔡司光學
經常要戴眼鏡或者對攝影攝像非常喜歡的人,很多都知道這個光學品牌,而且原來曾經叱咤風云的諾基亞手機也使用這個品牌的作為自己的鏡頭。在自己的產業建設與品牌營銷中,其實大部分的產品也主要是銷售給B端市場,而不是直接面向于c端市場去進行銷售。他的鏡片被大量的高精密設備使用,還有一些成為高檔的眼鏡片。
但在蔡司自己的品牌營銷中,并沒有完全地拘泥于toB,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影響終端消費者進,將自己產品的高端和卓越性,充分地告訴市場用戶,讓很多人都對蔡司產生了高度的信任感,也使得消費者在相關產品的時候,認定有蔡司的才是好的高端產品。也正是這樣的影響力,使得很多商家在面向c端的消費者提供產品的銷售的時,都要不遺余力地告訴消費者,我所給你提供的產品中有德國蔡司的產品,代表著我的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是高水準一流的。
第三個案例,則是一些國際知名的衛浴品牌。
因為這個領域的品牌比較多,我就不再一一的點出他們的名字,但是這些衛浴品牌所實施的品牌營銷策略,值得我們仔細思考。隨著家居整體裝修時代的到來,以及高端空間的設計師價值凸顯,在今天很多知名衛浴品牌的市場銷售達成,實際上也都是B端生意占據主導。但是一方面,他們依舊在市場上針對普通消費者投放了大量的廣告,但同時他們針對室內設計師、針對開發商、針對裝飾公司等也進行了大量的推廣和宣傳。
在這樣的推動下,這些衛浴品牌在整個市場上就建立了極高的知名度,使得設計師、裝飾公司在向業主介紹自己的產品的高檔性的時候,總是要說在方案中將采用了某某知名品牌的衛浴。衛浴品牌影響力做到了普通的社會大眾當中,也將自己的市場渠道和影響力迅速的擴張到了設計師、裝飾公司等這些B端領域當中,完成了BBC模型的構建,最終形成了一個有效的卓越的市場影響力。
第四個案例,則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富士康。
富士康是一家典型的生產制造型企業,以代工而廣為人知,像iPhone等多個知名的智能手機、很多數碼產品等等,都是富士康代工生產的??梢哉f,富士康生產的產品已經非常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場景當中。
但是我們也知道,從產業價值和產業鏈的區位來看,富士康就是一家地地道道的toB型企業。在直接的價值利益聯系上,其實與廣大的消費者關系并不是很大,但是為什么這個品牌能夠如此出名,甚至一度成為整個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社會現象呢?
其實,富士康一直非常重視打造自己的品牌,并有著明確和清晰的策略,絕不是一個簡單因為某些社會負面新聞而一夜躥紅的。富士康擁有全球領先的生產工藝技術以及科學的生產管理制度,雖然說擁有上百萬的工人,但是富士康并沒有給自己貼上傳統工廠的標簽形象,而是通過與蘋果等知名的全球高科技企業進行品牌聯合,讓自己的品牌更有了一種高科技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富士康已經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企業,在全球化的經濟格局當中,富士康以自己的優質產品和工藝,參與到全世界產業鏈分工當中,與全球化的產業共同成長,成為B端市場無可取帶的優秀品牌。而且它生產出來的很多產品都直接提供給了大眾用戶,讓人們對這個產業和工廠有了很多認識,再加上企業領袖郭臺銘先生一直以來是商界的知名人士,這一系列的因素,導致富士康無論是在B端渠道領域的影響力,還是面向普通公眾和消費者的影響力,都是空前的。
【本文由“科技小寶典”發布,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