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讀高中時,看過舒婷的詩《致橡樹》,至今還對那首詩記憶猶新:“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從那時起,我就想象著木棉的樣子,渴望有一天也和木棉有一次邂逅,和它訴說著我們的言語。
馬年春天,我站在木棉樹下,仰望著木棉挺拔偉岸的身軀,在一樹灼灼花開的映襯下,我仿佛喝醉了酒一樣,紅在臉上醉在心里,也染醉了藍天上的朵朵白云。在那絢麗的夕陽下,我突然看到了木棉花與霞光的完美舞姿,它們像兩只精靈相擁著蹁躚起舞。慢慢地,我的心也加入了木棉花與霞光的舞蹈。突然,我發現自己正慢慢地幻化成一棵木棉樹,把自己積聚一冬的能量散發出來,在這個不曾經意的春天里,在這個姹紫嫣紅的季節里悄然怒放。綻放出殷紅的花朵,把自己的美麗展現在了天地之間。你看,那隨風搖曳著多姿的身影,仿佛告訴人們:春天已經來了。
就在我沉思的時候,忽然一朵木棉花落在了我的眼前,它沒散掉一片花瓣,完完整整地落在地上。像經過嘔心瀝血過后的沉重嘆息,也像長大后離開母親時毅然決然的訣別,就那么一轉身,那是一場多么美麗的告別啊。我踩著一地落紅,任思緒在晚風中飄揚,俯身拾起一朵木棉花放在手中,它的形狀有些像北方的石榴花,但比石榴花要大上許多。木棉花的花瓣很厚,碩大的花朵飽滿多汁,當木棉花一朵接一朵飄落在大地上,滿樹火紅變成了一地繽紛。此時,我想起了龔自珍那首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不正是木棉樹的真實寫照么?
木棉樹下,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收集木棉樹上掉落的新鮮花瓣,據他說花可以熬粥煲湯,花蒂可以泡茶降血糖。還說木棉花從花到皮再到根,都可以當做藥用,并具有清熱解毒,驅寒祛濕,化痛解愈等功效。我看到每年木棉花開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愛美的姑娘小伙將撿拾的木棉花,用繩子串起掛在脖子上,或者系于腰間,延續著木棉花的美麗。
在相識木棉樹以后的多年里,我都享受著它賜予給我的快樂。也許木棉樹沒有楊柳那樣婀娜多姿,但是卻有男子漢一樣的粗獷剛直;也許木棉花沒有桂花樹那樣香飄四鄰,但是卻一樣熱情奔放;也許木棉花沒有梅花般的暗香流溢,但是卻一樣執著、堅定;也許木棉樹沒有榕樹那樣襟懷博大,但是卻一樣的博大情深。
我知道木棉樹自有它的特性,它經歷的冬天越是寒冷,到春天的時候木棉花就開得越是鮮紅。在木棉花盛開的時節,它雖然沒有一片綠葉的陪襯,使得木棉花又多了幾分凄涼,幾絲冷艷。其實,在這個時候,木棉花沒有綠葉的襯托,不也照樣美麗動人嗎?
花落葉出,當一樹火紅的花朵謝幕后,滿樹綠葉又長滿枝頭,這是多么奇特的樹啊,滿樹的花兒照亮了人們冷寂的心靈,綠葉的濃蔭又為人們送來了清涼。木棉花落后,還會長出一種橢圓形的蒴果,成熟后便會吐出像棉花一樣的棉絮,可以用來絮襖填褥,驅寒保曖。宋代詞人蘇東坡被貶到海南時,當地的黎民用木棉為他制作吉貝棉衣。蘇東坡為此賦詩以謝:“遺我吉貝衣,海風令夕寒。”
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我對木棉的喜愛又添了對兒孫親情的鐘愛,我的子孫將在這里生活發展,唯愿他們事業像木棉花一樣火紅,像木棉花一樣剛強……!
我愛你,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