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博客開始流行時,我開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博客,開始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沒有主題,沒有約束,天馬星空的寫寫刪刪,刪刪寫寫,一直堅持了十年。
工作之后,圍繞不同的工作內(nèi)容又寫了許多體會,依然不成體系,漫無目的。對于寫作,僅限于工作之余的愛好而已。
直到五年前的某一天,單位缺少一名從事宣傳的寫手。因為我平時在博客寫日志,似乎認為我就擅長寫作,讓我兼任單位宣傳干事,負責寫新聞稿件。
對于新聞,我不是科班,對于攝影,我不會使用單反,工作難度比較大。可是,既然從事了,就要硬著頭皮去做,而且我的個性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怎么辦?
學習唄!沒有老師教,就自學。于是我踏上了自學新聞學的不歸之路。
自學的第一步是看書,看什么書好,沒有人指導,于是我就上網(wǎng)搜索,看到一份《復旦新聞系書目》,于是對照書單,從網(wǎng)上購買了新聞系核心教材十余本,從《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學》、《新聞寫作學》入門,一點一滴地摸索什么是新聞,新聞的6W,開始寫作新聞。讀完基本的教材,又接著讀了國外新聞系著名教材《如何做記者》以及國內(nèi)的《伍皓說新聞》、《記者札記》、《編輯手記》、《怎樣當記者》、《北京記者》等系列與新聞記者相關(guān)的各類書籍30多本。通過主題閱讀,對新聞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
自學的第二步是讀報分析文章。寫新聞,就看看別人寫了些什么?有什么樣的事情是可以寫成新聞的?這些事情是如何通過文字找到新聞點并變成喜歡的文字?帶著這些問題,那段時間,我堅持每天把幾種重要報紙的頭版頭條新聞拿來研讀,分析,模仿。用看專業(yè)書所學的皮毛知識,對著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新聞稿件,一篇一篇去分析。漸漸地,對新聞寫作有了一點點感性認識。
自學的第三步是實踐,在邊惡補新聞學知識的同時,我開始嘗試不斷的寫新聞,先是給網(wǎng)站投稿,后來開始給報紙投稿。邊寫邊學,邊學邊寫,稿件陸陸續(xù)續(xù)在網(wǎng)站和報紙刊登。看著那些署有自己姓名的稿件時,我都會充滿無限的激情,會促使我不斷地去深入一線采訪,不斷地利用所有業(yè)余時間投入寫作和學習。那一年,我差不多寫了500多篇新聞稿件,最多的一天發(fā)了7篇新聞。為了更多的發(fā)稿子,周末我都會自己去采訪,自己在家寫寫寫。
這樣寫了一年,我拿了好幾個省市新聞獎。對新聞寫作有了自己的心得,寫起東西來也算是得心應手了。
此外,在自學之余,能有機會參加一些相關(guān)方面的培訓也是很好的補充。通過培訓,可以接觸到最新的前沿性的東西,能夠把自己自學的東西進行比照檢驗,可以更好地指導自己今后的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