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本該完成于昨日的命題作文在閨蜜的勸說下留給了今日的自己。
昨天實在是收東西忙得暈頭轉向,四肢勤快之下便非常不想動腦子,因而很敷衍地交了篇不足半百的雜想,毫無疑問是偏離了寧一的本意的,但覆水難收,權當是占個日子,重逢之日再另做修改。
久別重逢從來都讓人驚喜讓人珍惜。
去年年底,實習期間的負責老師千里迢迢來看寧一他們,并邀他們參與針對學弟學妹進行的選拔面試。
面試工作因為個人表現的優劣斷斷續續地進行,老師時不時會趁著叫號的間隙問問寧一他們的評價與感受,大家尷尬地笑笑,說出這樣那樣的缺點,老師聽完后一本正經地說,你們當年也好不到哪兒去,面試尤其考驗一個人行為舉止的禮貌程度,知識水平倒在其次。
老師接著說,看一個人合不合你的胃口,很容易,就是第一感覺,你們記住,第一眼就看不順眼,就不喜歡的人,以后千萬千萬不要勉勉強強與他共事,否則會給你帶來無法預料的嚴重后果。
寧一還沒有過這種經歷,未來也許會有,而目前,對于熱衷于網絡生活的寧一來講,她雖然不可能見到每一個IP后面的真面目,但是,他們說出口的話足以成為她的判斷標準。
寧一一貫以“不是一個愛追星的人”自居,所以即便早早得知南征北戰參與了某檔綜藝節目,她也沒有放在心上,次日看一遍重播足以了事。
看起來是理智得不能再理智了是吧,其實恰恰相反,因此閨蜜常常在這件事上取笑她,重播看得如此規律,你已經是這檔節目的忠實粉了吧,何況你只關注閹割的沒有廣告的節目,不停地快進不停地精準空降,你所幸看南征北戰的單獨剪輯好了。
對此,寧一并不予以辯駁。
她有些小心思,南征北戰算是其一,也有些小埋怨,南征北戰被淘汰算是其一。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喜歡的人被別人認可,被大眾接受,但無數前車之鑒擺在她面前,逼得她只能圈地自萌。
有時候真的打心眼兒里怨恨這世界,會不甘地問這世界,知不知道寬容怎么寫?知不知道在發言前冠上個人認為四個字?
世界不會回答你,只有聒噪的鴉群跳躍在敗相盡露的枝頭,他們向來把一家之言當做天意高舉過頭,說,這就是專業。
大學之前,寧一對專業二字的認識淺薄粗陋不求深入,四年后面臨考研的壓力時才逐漸把專業書籍提上日程,這時才發覺,“專業”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在確定研究對象之后,你要丟開腦子里為大眾所知的常識,那些不過是基礎,更是大眾對“專業”的誤解,此外,你還需要知道他的完整歷史淵源,前人研究成果,目前對熱點問題的研究進展,你可以為之做出的貢獻,以及在你看來可預見的未來。
這些僅僅是大致框出的一個框架,皮血骨肉得你自己填充。
專業,囊括了一系列相當深奧值得幾代人花上一輩子探究的成體系問題,他需要本專業的研究學者持之以恒永不言退的孜孜探求,而不是隨便在街上拉住一個路人就能回答你的。沒那么簡單——語言不僅包括出來說的口語,計算機不只專注于修電腦,高數不是為了買菜時更有效的討價還價,聲樂更不單指會唱歌會賞歌。
對于非音樂相關專業的寧一而言,南征北戰寫的三首歌挺好聽,看得出來這個組合已經相當成熟有水平——《回憶》詞曲可愛使人會心一笑,《獨一無二》的曲子抓耳詞的意境也不錯,《驕傲的少年》歌詞勵志激燃,曲調朗朗上口。
喜歡這支組合,喜歡他們的感染力,嗓音獨特又能夠取長補短,喜歡他們不追求華而不實的音樂類型,在流行音樂中固執地走出足以讓看客過耳不忘的特色。
人生在世,難免被他人當做談資說三道四,這是避無可避的,任你是一朵嬌花兒,也有人因著花粉過敏而恨透了你,不是么。
奔跑吧,驕傲的少年,你有一雙翅膀,那不是錯覺,若真是夢一場,也要像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