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笑來老師《執行力》線下大課的同學對于下面這張圖都不陌生,這是笑來在分享什么是“成長”這個概念時提到的三個層次:想到只是最表層的階段,只有更深一步從學到直至做到才能真正實現成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做到其實就是我們一直所強調的“踐行”。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是“思想的巨人”和“行動的矮子”,懂得一個道理很容易,一旦要通過踐行去改變,那我們往往會給自己找各種主觀或客觀的理由不去行動,最終這些道理也只能是“然并卵”。
就拿我從看到2017年第一周笑來老師在專欄中介紹GAFATA(即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Tencent和Alibaba這6家互聯網巨頭的首字母簡稱)這個概念后的心路歷程來說吧。我認可笑來老師分享的投資GAFATA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的兩點原因:
1.這些公司的股票都已經在金融市場上公開交易,也就是說,無論是誰,都可以直接去購買(投資)這些公司的股票;其次,這些公司的股票都是“大盤股”,所以,流動性極強,若是你購買了它們的股票,實際上任何時候都可以“變現”;更重要的是,它們很可能會在未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成長性極強;
2.投資 GAFATA的相對風險較低也確實是一個清楚的結論——并且,持有周期越長,系統風險可能越低。
但我卻直到今天也沒有行動,反思起來主要有如下3點原因:
1.沒有投資股票的經驗;
2.沒有去尋找能夠觀察到GAFATA股票行情變動的方法,并且每月定期記錄其股價情況;
3.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投入。
再動用自己的元認知能力來分析,其實這些原因都是出于自己對于未知領域的恐懼,只要能夠克服心中的恐懼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并在行動中思考,進而不斷調整行動的方向,實現有價值的認知升級并最終達到知識變現將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