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味 | 白云如紙 匠藝三世

Cooking & Book

No.17

丁酉臘月廿七

櫻桃挑食 人生最愛兩件事

讀閒書,吃美食

讀書成癡,也只為了吃


云片糕

跟哥哥魯迅一樣愛吃甜食的周作人說:

北方的點心是常食性質的,南方的則是閑食;北方多官禮茶食,南方俱嘉湖細點。

深以為然。

作為北方妞,小時候幾乎只吃三餐,偶爾吃的點心也是以飽為度,蜂蜜麻糖、牛舌餅、花生酥……從來不見能閑閑地吃兩口,吃完還不耽誤晚飯的細巧點心。

第一次知道云片糕,是小學時看《儒林外史》。

暈船的嚴貢生——

將鑰匙開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來,約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剝著,吃了幾片,……剩下幾片云片糕,……那掌舵駕長害饞癆,左手扶著舵,右手拈來,一片片的送在嘴里了。

后來,嚴貢生非說被偷吃的云片糕是藥,有人參、黃蓮之類的貴價藥材,硬是賴掉了整船員工的小費

船老大不認賬:

“云片糕,無過是些瓜仁、核桃、洋糖、粉面做成的了,有甚么東西?”

用細粉加脂油、洋糖、果料做的云片糕,吃的時候又必須一頁頁那樣撕開來,細致地嚼,想來定是吃不飽的,可以將滿足感無限延長。

也只有舊時富庶的魚米之鄉才能琢磨出來這樣的磨牙閑點。

侯會先生的三部曲 | 以《金瓶梅》《紅樓夢》《儒林外史》等書作為基礎,分析宋明清時代的柴米油鹽、風俗世情,非常有趣,假期可以買來翻看一下。

可惜云片糕是標準的嘉湖細點,北方遍尋不著。

曾經在姥姥的點心匣子里找到過一個手掌大小的白紙包,淡彩字,簡單的印刷【云片糕】。

打開看時,是一方白色的糕點,厚厚的切片;嚼之,呸!干硬呴甜,粉滯粗糙,半點香味也無。

倒是像張愛玲說的:

小時候常常夢見吃云片糕,吃著吃著,薄薄的糕卻變成了紙,除了澀,還感到一種難堪的悵惘。

后來,來到南方,總以為能吃到云片糕了吧,結果市面上食品商店里能買到的那些大路貨無一不是荒腔走板,哪里是我朝思暮想的云片糕。

不氣餒,轉戰電商,在某寶買了不下十種云片糕,來自全國的各個產地:

蜀地謂之桃片。瀘州敘永兩河桃片糕是糯米粉加了芝麻、核桃仁蒸制的,豬油厚重糕黏糊嘴。合川桃片則過甜;

廣西云片糕加欖仁桂皮油,口味不似小說里寫的那般清淡;

江浙滬一帶云片糕系出同門,云片糕倒符合了如書頁一樣可以一片片撕來吃,只是有的太干,有的太甜。安徽華美食品工廠店的出品不錯。


阮榮枇糕餅坊云片糕 | 圖片出處見水印

直到我吃到來自湖北深山里的一份手工云片糕——

粉糯有彈性,滋味清甜,透著天然的米香和幽幽的薄荷涼氣,滿足了我對云片糕的一切幻想。


古法手工糕點匠藝傳承人 | 阮榮枇

制作這份云片糕的老手藝人阮榮枇是湖北通山縣大畈鄉人士。

現已年屆古稀的他擁有自祖父處便流傳的古法手工制餅手藝,最擅長是麻餅與云片糕。

他用心守護著的一爿【復豊糕餅坊】自1926年創立已經傳承三代。

猶豫再三,撥通了包裝盒上的電話,冒冒失失地詢問云片糕的配方和工藝。

老先生倒是不嫌我莽撞,在電話里開始了遠程教學,可我卻傻眼——老人湖北口音濃重普通話半句也聽不懂!

只好改為筆談,阮老師文筆亦出色,沒有絲毫保留地傾囊相授,配方比例技巧都講得非常細致透徹。還不厭其煩地跟我探討失敗的原因。

一連試了三天,不停調整技法才成功。原來小小一方云片糕有這許多講究——

第一步:精米

選用最優質的糯米,需先捻去米皮,只留下米芯。其實就是去除部分淀粉,保留蛋白質。日本人釀制清酒也有這道工序,叫作精米步合。


清酒的等級粗略可以按精米度區分 | 圖片出處見水印

第二步:炒米

將糯米與炒砂混合小火慢焙,火不能大,米不能黃。新炒的糯米不可立時使用,需要在陰涼的谷倉陳化半年,吸收水份去其燥性,用的時候再打粉過篩。

也可以選擇市售的熟糯米粉,老師推薦泰國的三羊、玉馬牌。我自己選用了網上一戶農家的炒糯米粉,更香。


圖片出處見水印

第三步:制糖

做糕的糖不是普通的白砂糖,也需要特別加工。

100斤糖,30斤水,水開下糖,加熱溶化至120攝氏度即起鍋冷卻擦散成粉。如果沒有這個耐心,也可以直接買市售的綿白糖代替,我用的是玉棠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四步:陳糖

做好的糖提前一夜加水和植物油或豬油進行陳化。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陳制好的糖漿質地非常迷人。

第五步:混合過篩

接下來將糖漿與陳米粉混合,揉搓過篩。

圖片出處見水印

立刻填到模具里用有分量的工具壓實。


圖片出處見水印

如果你也用大模具,記得蒸之前先用改刀成長條。

第六步:燉糕

燒水,將模具坐在水中,隔水燉5-7分鐘。

這個水溫也是有講究的,周圍氣溫高的時候水溫要高,周圍氣溫低的時候水溫要低。目的是利用熱傳導將糕粉里的糖分融化,使糕體融合凝結。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七步:靜置

燉好的糕脫模,好的糕坯未冷卻拿在手上有彈性,自然彎曲不斷。糕坯在干燥密閉的空間靜置一晚。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八步:切糕

第二天用有重量的快刀切片,手起刀落,不要有半點猶豫。每片糕的厚度在1.1-1.2毫米。阮老師每條糕都能不多不少切110片。


圖片發自簡書App


阮老師還教我,古方糕點最重要的一點是應季而制。

比如云片糕只能秋后做,夏天天氣太熱,糕體壓不緊,發泡,切不成片。

另外自己在家做在選用模具的時候盡量選小一點的,10厘米見方差不多了。

在【美食臺】拍攝的時候,我托大選用了大號飯盒做模具,又沒改刀,結果糕體太散,前兩次都切沒成功。急得編輯瓜瓜都出汗了,真心過意不去。為了早點完成拍攝任務,還發動整個劇組都小伙伴幫忙一起過篩糕粉,場景感人。

筆芯??


曾經不止一次將阮老師的聯系方式分享出來,有心人自可以買上兩盒糕餅支持 | 圖片出處見水印


但是因為手作糕點產量不高,老先生又堅持應季制作,買得到買不到,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瓜瓜見我把阮老師的聯系方式發出來,關心:難道你不怕別人知道學藝的地方,他們也找去嗎?

答:現在肯踏實學做古方手工糕點的人并不多,即使有聯系方式,也沒幾個人肯花時間認真學藝。假如有心人愿意虛心求教,將古方傳承下來,也是好事一樁。

阮老師說: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參考書目:

《傳統名點云片糕,在家也能輕松做》騰訊視頻 美食臺 2017-10-17

《南北的點心》周作人著

《儒林外史》清 吳敬梓

《深山老藝人110刀 切出你意想不到的味道!》圖說陽新 2017-12-16

《攝影/農村“那些事”——探訪湖北通山古法手工麻餅》圖說陽新 2017-10-03

《大人物 | 復豐麻餅阮榮枇:一生只為守護一門技藝》暢游通山 2018-08-02

《湖北通山小縣城竟然窩藏了這幾百年的傳奇美食,中式糕點的巔峰》騰訊視頻 美食特工局 2017-06-15

【無論你是誰,我總是感謝陌生人的慈悲】

轉發分享感恩

轉載請注明出處,合作請后臺聯系

微信:yingtaotiaoshi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