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關于愛情的詩句有很多,流傳下來的名句中便有這么一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很有意思的是,人人都會念“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并不是結尾。
后面還跟著這兩句: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嘆息與你久離別,再難與你來會面。嘆息相隔太遙遠,不能實現那誓約。
同樣,一生一世一雙人,白頭偕老不分離,也不過是愿望而已。名為“白頭吟”,實為“訣別詩”: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這首詩據說是漢代才女卓文君所作,這里的“君”指的是她的丈夫司馬相如。
提到司馬相如,許多人會想到古琴曲《鳳求凰》。
司馬相如當年作為卓文君父親的賓客,憑借席間一曲《鳳求凰》大膽表白,讓她一聽傾心,一見鐘情。
他們的愛情遭到了卓文君父親的強烈阻撓。卓文君憑著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和對幸福的追求,毅然深夜逃出卓府,與司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卓文君父親得知后勃然大怒,雖不忍心傷害她但也堅決不再管她,一個銅板都不給。
后來,因生活所迫,二人開了家小酒館。夫妻倆每天忙忙碌碌,卓文君賣酒,司馬相如打雜。卓文君丟掉千金小姐的作派、當壚賣酒的故事在坊間流傳開來。
卓文君的父親一開始覺得丟臉,最終被他們的真情感動,送給他們很多仆人和錢財。
卓文君確實挑中了一款潛力股,司馬相如后來在事業上展露鋒芒,去了京城做官。
可是,久居京城的司馬相如產生了納妾之意。
聽聞消息的卓文君寫下了這首《白頭吟》,表示兩人從此恩斷義絕。
這首詩表達了一位女子對愛情的執著和向往,以及難得的堅韌與灑脫。
坊間流傳的另外一個故事中,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聰明的卓文君讀后,淚流滿面。
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
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
一別之后,二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有許多版本,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卓文君也還需要考證。
但對于愛情,每個人心中都曾有過憧憬。
于是,即使知道不是所有故事都有完美結局。但愛河中的善男信女們依舊愿意許下這樣一個古老質樸的愿望: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