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遲才知道,保生大帝信仰與民俗是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明朝天順二年(1458),東山就從龍海白礁慈濟祖宮分靈香火,在南門海邊興建真君宮,迄今五百多年,一直香火興旺。最近,縣民宗局組織真君宮和文促會相關人士,到漳州詩浦慈濟宮和白礁慈濟祖宮進行文化交流。
漳州詩浦慈濟宮位于建元路和丹霞大道的交匯處,坐北朝南,右邊依傍高層公寓樓,左邊山門朝丹霞路側開,中間大埕,對面戲臺,占地面積2506平米,建筑面積463平米,為硬山頂,磚木結構的三開間二進制。這里是鬧市區,街上車水馬龍。這一大片低矮的傳統建筑,蝸居在現代化的樓群之中,既不氣派也不巍峨,和周圍的環境不協調。從另一角度看,廟宇沒有搬遷,體現了政府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有趣的是,廟里管理人員都穿著黃字黑底的馬褂,接待我們的嚴老先生胸前印著“詩浦慈濟宮管委會主任”的字樣,原來,馬褂標明不同的職位,讓外人一目了然。我們帶去真君宮編寫的《醫靈真君》一書,鄭重送給詩浦慈濟宮。嚴主任帶我們參觀,在大殿參拜保生大帝,一位年輕的司儀主持上香祭拜儀式,顯得恭敬肅穆。
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俗名吳夲(979~1036),龍海白礁村人,是宋代民間名醫。他精通醫術,醫德高尚,救人無數,據說還曾治愈宋仁宗母后乳疾。他終生未婚,58歲那年,因上山采藥,跌崖不治。百姓感其恩德,建廟祭祀,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賜廟號“慈濟”,后經歷代賜封,至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追封為“保生大帝”,民間俗稱“大道公”,在東山,稱呼吳夲為“先生公”。現在,據說各地的分靈宮廟有上千座,往北到達江蘇,往東到達臺灣,往南播遷南洋各地。
詩浦慈濟宮始建于宋乾道二年(1166),可謂歷史悠久。嚴主任介紹說,幾年前重建時,在保生大帝神尊頂上閣樓內,發現全套古藥簽印板,共計36板,其中內科藥簽100首,外科32首,兒科36首,問事簽66首,共計234首。后來我們到龍海白礁慈濟宮和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考察,科目一樣,都有問事簽。而東山真君宮也是四科,沒有問事簽,多了眼科。我發現三座慈濟宮都只有藥簽而沒有配套藥房,大概抽到藥簽,自己到外面藥店抓藥。東山真君宮有配套藥房,有人稱藥包藥,看起來像一間診所。
詩浦慈濟宮是龍海白礁慈濟祖宮眾多分靈宮廟之一。嚴主任介紹說,按祖制,分靈神尊到祖廟進香,都要敬獻紅包給祖宮添油插爐,但是詩浦慈濟宮例外,只需送戽斗、米篩、竹片三件竹器,而祖宮則給紅包作為回禮。還有一個特例,分靈宮廟的神尊都從大殿前天公香爐旁邊繞道而行,但是詩浦神尊則直接從香爐頂上進出。而且,詩浦神尊的胡須是所有保生大帝神尊中最長的。
為什么有這些特殊之處呢?年代久遠,已經很難說清楚具體原因,有一點可以明確的,它表明了詩浦慈濟宮尊貴的特殊地位。
詩浦慈濟宮跟別處不一樣,在大殿后面修建狹長會客廳,電視空調,長桌背椅,明窗垂簾,感覺非常時尚。嚴主任請我們入座,通過視頻向我們介紹宮廟的歷史淵源和各種祭典活動,從視頻里看到了大鼓涼傘隊和腰鼓隊的表演,和東山的寺廟慶典一模一樣。他們還提出“走出去引進來”的管理理念,到金門、臺灣進行文化交流。
我私下問薌城區民宗局李局長,詩浦是地名嗎?他說,是啊!是村莊的名字,這一帶都是詩浦村的,城市向東擴展,現在只剩下這座廟了。
我說,幾十年前我在漳州讀書,好像沒有丹霞路。他說,那時候,這里全是田園。我猛然醒悟,詩浦位于老城區的東南面,當年在漳州,到戰備大橋散步,向東眺望,不遠處就是田園和村莊,大概那就是詩浦村,而現在,都變成了熱鬧的街區。
他說,對于詩浦人來說,慈濟宮是僅存的地理標志,是尋根的地方。如果沒有慈濟宮,都變成了到處一樣的高樓和大街,久而久之,到了下一代,都忘記了,哪里找呀!
我說,沒想到慈濟宮還有這層文化內涵。他說,現在碰到一個難題,每次舉行活動,鑼鼓聲、鞭炮聲、喧鬧聲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
他抬頭望著高樓說,他們到局里向我投訴呢!我說,沒辦法,總有個先來后到,慈濟宮在這里已經幾百年了,你要在這里買房,就要預先考慮到這個問題。你們來這里投訴,說不定你們的母親正在慈濟宮拜拜呢!
確實,噪音和煙霧污染了環境,干擾了居民的休息,這是傳統民俗和現代生活方式的沖突。詩浦慈濟宮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不單是一座廟,還包含著“詩浦”的地理文化特征,因而,搬遷是不可能的,只能彼此克制和諒解。
我們的民族相信萬物有靈,喜歡神袛崇拜,歷朝歷代都把一些正能量的歷史人物塑造為神,建廟祭拜。比如黃道周就義后,隆武帝馬上下詔在福州和漳浦建廟,春秋兩祭。因而,傳統文化必須有其存在空間。
各地的寺廟都差不多,慶典儀式大同小異,詩浦慈濟宮有一些新做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黃字黑底的馬褂,能夠和外人迅速區分出來。還有他們使用司儀主持,既規范又有儀式感。會議室的布置和視頻介紹,體現了現代傳媒在傳統民俗方面的運用。現在,國家提倡弘揚傳統文化,寺廟也與時俱進,似乎有行政化的趨勢。
午飯之后,我們準備告辭,他們一群人在門口送我們。漳州,這座以本地人為主的城市,好像是擴大版的縣城,舉手投足,都令人倍感親切。我們揮手說再見,登上面包車,駛往龍海白礁慈濟祖宮。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