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也是凡人
梁啟超先生說:政治的治亂不過是一時之沖動,全部的文化才是人類活動的成績。因而位于政治運動頂端的帝王將相們,其實很多時候是應該被我們平視的。
“六國畢,天下一”之后,嬴政對自己超級滿意,可稱之為膨脹:德過三皇,功高五帝,稱自個兒稱為“皇帝”,向天也報功,曰“封”,與地也稱勞,曰“禪”。同時,為了紀念自己統一中國的勞苦功高,而不斷的勞民傷財,奴役百姓。生時要住阿旁宮,死后要眠在驪山。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哪經得起如此折騰,因而官逼民反,速速垮掉是可以預料的。杜牧有文為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嗟夫,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詩里,杜牧極端感慨:嬴政啊,你愛舒適,別人也想過舒適的生活,你愛紛奢,百姓也顧及自己的家。為何把人民的財產一分一毫搜刮上來,用起來像泥沙一樣不知愛惜呢?阿旁宮尚且如此,驪山的奢華就更不談了。
同時,為了延續家族統治,他聽從李斯奸吝之言,燒掉所有非本國的書籍,所有人等一律聽話,無論做官,務農,做學問,都以政府和君主馬首為瞻,否則,輕則刺字,重則發配,滅族。這種愚民政策乃中國文化的分水嶺,之后中國學術創造力再也沒有達到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水平。
劉徹雖然有雄才大略,貢獻卓越,但是其殘暴奢侈,窮兵黷武也無異于嬴政。武帝對匈奴用兵44年,加上對邊疆的征服,打起仗來沒完沒了。這些戰爭很多時候只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不僅大愛興土木,武帝更是樂此不疲于長生不老。到處巡游求仙的這支隊伍如蝗蟲般吞噬著百姓的家產,百姓怨聲載道。同時,對于商人,手工業者,以及車船主,也是想方設法搜刮,將鹽,鐵,酒等緊俏物資專賣收歸國有,與民爭利,使得國庫充盈,百姓慘不忍睹。 不惟如此,他還迷信巫術,害人害己,到老年時,悔恨不已,寫下了《輪臺罪己詔》,反省自己給人民帶來的危害,但為時已晚矣。
鐵木真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是一位文明世界的征服者,軍事上的功績至今無人能敵。但是,鐵木真殺死的第一個人是敢于頂撞自己的親弟弟,當時的鐵木真只有11歲。殘酷的生存環境使得蒙古人的戰爭方式十分殘忍野蠻,他們早已習慣了血腥殺戮和強盜生涯。只是因為一時的傲慢和懈怠,中亞文明古國花剌子模帝國就成了鐵木真的刀下之鬼;進軍阿富汗時,人家已經開門投降,還是被鐵木真全部殺戮,因為怕對自己以后的統治不利。他們攻下任何一座城市后,基本是屠城,殘忍得掛帥。所以當時的國家,人口大量消亡,不惟如此,蒙古軍隊還將城市夷為平地,拆掉水利設施,文化建筑以及工業設施,手工業者全部變成奴隸,他們所到之處,生氣勃勃綠洲全部會變成沙漠。一向贊美成吉思汗的法國歷史學家勒累.格魯賽也禁不住感慨:這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悲劇場面之一。
草原帝國(遼,金,元,清以及南北朝五胡亂華)對中原文明的侵略,每一次都造成人口急劇減少,但因其文明程度又遠遠落后于中原地區,所以更是對先進文化也是一種摧毀。這種悲劇在唐朝以后愈演愈烈,華夏文明在一次次的打擊下,幾乎是進入了千年噩夢(盡管宋朝曾經出現曇花一現的科技和文化高峰),直到歐洲人像蝗蟲一樣出現在我們的海岸線。
楊廣此人有分裂的人格。父親在世時,努力壓抑自己,寫詩詞歌賦,平江南叛亂。當皇帝初始,如果極力開闊西北疆土是為了國力強盛,那三次東征高句麗卻僅僅因為自己面子受到了傷害,或者自己那個莫名其妙的虛榮心,可笑可氣又荼毒生靈,破壞經濟。爾后,為求享樂而開鑿京杭大運河,勞民傷財,野蠻而不顧百姓的生命財產。雖然大運河起到了打通南北水運的動脈的作用,但是楊廣的初衷絕對是“煙花三月下揚州,幾回回醉死在秦淮”。 楊廣為了炫耀自己文學才華,創立科舉制,而考試范圍狹窄地局限于文學方面。雖然為選拔人次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是卻使得自由的思想,科技創造失去了土壤,這種制度一直流傳到明清,以至于人才選拔越來越僵化。
帝王也有缺陷
這些帝王其實也是普普通通的人,雖然才華橫溢,膽識過人,身居皇帝高位,卻也難脫離人性的鄙陋之處,自私,狂妄,虛榮。。。。。且由于一人獨尊,他們的缺陷比普通人更是暴露得徹底。只不過這些缺陷被他們自己編織的光環所遮掩,看起來美美噠,好比如來頭上的光環,不過怎么也比不上觀音的那尊蓮花寶座。帥才是如此,我們口口相傳的名將亦是如此。“十萬趙人坑長平”老謀深算,殺人如麻的白起;威震六國的王離;臨危受命的章邯;力挽狂瀾而最終四面楚歌的項羽。。。,有誰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點淺見
帝王將相其實也是歷史的浪花,只不過浮在水面,比沉沙們更引人關注而已。我們的歷史帝王史觀,把全部的功勞記在某一個王身上。“《史記》是社會全體為中樞,不失為國民的歷史,《漢書》之后的全部是帝王家譜而已。”——梁啟超。 這種狀況中華民國后有了一定的改觀,但是還是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大眾歷史觀。我們從不否認帝王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只是他們也很血腥,他們很多時候被我們供在了神壇,不可企及。 但歷史畢竟不是一人推進的,所以我們需本著從大眾出發的人道主義觀點,關注每一位民眾的生命。因為“政治的治亂只不過是一時的沖動,全部文化才是人類活動的成績。”
一跺腳諸侯便會害怕,一消停世界就太平的人,孟子也不看好。孟子認為的士大夫是心懷天地,包容世界,與民同樂的人;是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人;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因而我們帝王世界觀往西稍稍偏一點點,或者聽聽孟子的聲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世界將會變得不那么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