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激情寫文
―取材于青島一直在下的雨
那些古老而溫柔的神明,會一直庇佑你。
(1)
他百無聊賴的用手撐著頭看窗外。
五月份城市里的風已經溫熱起來,也許是厚重的云層所致,大開的窗口竟透不進一絲風來。
云是灰色的,模糊了天空的界限,就像被一團濃郁的霧氣包裹著,他深深呼吸,發現擠進肺部的是潮濕粘稠的空氣。
令他透不過氣來。
鄰座的同學看著漸暗的天色開始小聲議論可能要下雨了,這種對于天氣的討論是每一個班級都有的場景,無論年齡。
“不會下雨的。”他不知怎么就接了一句,幾個哀嘆自己沒帶雨傘卻不得不走路回家的同學聽到后怔愣片刻――他并不是樂于表達自己意見的人,隨即敷衍的回應一下便轉去做題。
那片積雨云須臾又飄走,天色突然變得明亮,那幾個同學驚奇地看著他。
他無害地笑笑,埋頭于攤在桌子上的題集。
(2)
他是在經歷過幾場雨之后才后知后覺的發現自己好像有預知雨的能力。
上學離家時明明是晴空萬里,他卻不由自主地拿了把傘出門。
走到半路果然開始下雨。
城里初夏時分的雨總是突如其來的給你措手不及的驚喜。
傾盆大雨就是最好的寫照。
他站在傘下,有些迷茫地嗅著路上被雨水升騰起的潮濕氣息,雨聲是那么的大,甚至蓋住了路上來來往往一貫大嗓門的公共汽車引擎的噪聲。
他的身邊是人們匆忙跑到路邊的店鋪門口躲雨的身影。
雨不久就停了。
路上積聚了些小小的水洼。
他恍而看見了一只獨腳站立的鳥在路那邊的綠化帶中。
他收起雨傘,天空果然已經放晴,藍天白云分明的賞心悅目。
灌木叢細小的葉片上掛了水珠,折射出萬千璀璨的光影。
他有些疑惑。
這是他所經歷的第五場雨。
(3)
他苦苦思索了很久。
最后將目光落在手腕上一直帶著的掛墜上。
掛墜被一根紅繩穿著,比他的手腕略寬,接合處打了幾個樣式古樸的繩結,掛墜是桃木的,已經有些年頭了,上面的彩漆開始斑駁,依稀能勾勒出人像兇神惡煞的輪廓。
他并不是不熟悉這個人像。
這是他幼時常常去的地方,按理說小孩兒總會對神廟有些畏懼,他卻不會。
(4)
他的家鄉有座雨師廟。
在他很小的時候,似乎鄉人總是會翻過山嶺去那里祭拜。
后來那里漸漸無人問津了,只剩下幾個老人仍舊維持著祖先的風俗,定時捧了祭品蹣跚著到那里去。
神廟陰涼,潮濕,卻生不起讓人煩悶的感覺,他很喜歡呆在這里,無關乎唯物還是唯心主義吧,這里總能讓他心安。
每次回故鄉的時候他總會循著舊時先人們踏出的路,輕車熟路的翻過山嶺,在落了灰塵的雨師像前花費一個下午的時間發呆。
破敗的窗子擋不住灑進來的斑駁的光影,微涼的空氣里懸浮著發亮的顆粒,蛛網上掛著一大顆晶瑩的露水。
他看著石磚罅隙里叢生的苔,他想,時間過得真快。
(5)
那個吊墜是他十四歲那年莫名其妙擁有的。
神明并沒有顯靈。
他又一次來到那里,坐在雨師面前和他說自己在學校的故事,他說那邊現在經常下雨,總是不停。
雨聲讓他昏昏欲睡。
廟外下起了雨。
低飛的燕子還沒來得及歸巢。
他在神廟里依稀散著灰塵味的悠長過往里睡著了,當心急如焚的父母踏入朱砂褪了色的門檻來找他時。
他手心里攥著那個兇神惡煞又無比溫柔的雨師的小像。
那以后他仿佛有了種不為人知的超能力。
那些古老而溫柔的神明,會一直庇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