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是一款用于Mac系統的HTML5制作軟件,它能夠幫助用戶通過不需要編寫代碼的方式,也能實現創建一個精美網頁的需求,能夠實現用戶的大部分需求,但是對于一些特定的場景,仍然需要通過編寫JavaScript函數來實現。
Hype軟件提供了許多內置的JavaScript函數,下面小編將通過Hype 4版本,為大家介紹有關的內置函數使用方法。
一、添加JavaScript函數
那么如何在Hype中添加JavaScript函數呢?點擊右上角的“資源”按鈕,打開Hype資源庫,然后點擊下方的加號,選擇“添加JavaScript函數”,如下圖1。
圖1:添加一個JavaScript函數
通過上述操作,Hype就會默認新建一個名稱為“untitledFunction”的JavaScript空函數,具體如下圖2,在大括號中可以編寫自己的函數邏輯。
圖2:默認JavaScript函數展示
Hype內部為大家提供了許多的內置方法,經常使用到的是“文稿”、“場景”和“時間線”方法函數,如下圖3。
圖3:內置方法展示
二、內置JavaScript方法使用
那么如何使用這些Hype內置的JavaScript方法呢?下面就以下圖4的內置方法為例。下圖4的“getElementProperty”方法,作用在于獲取元素對象的屬性,如元素的寬度、高度、位置、旋轉角度、透明度。
一般來說,每個內置方法都會有0到N個參數,如“getElementProperty”函數就有2個參數,分別是element和propertyName,第一個參數表示需要獲取哪個元素對象,第二個參數表示獲取元素對象的哪個屬性。
圖4:getElementProperty方法
為了方便演示,首先在Hype元素按鈕中,選擇創建一個矩形元素,然后在Hype“身份檢查器”中,設置唯一的元素ID為“juxing”,作為矩形的標識ID,這里建議這個ID填寫英文而不是中文,防止編寫函數方法時輸入中文亂碼。
圖5:填寫矩形唯一元素ID
然后回到JavaScript函數界面,開始使用Hype內置的getElementProperty方法,這里小編已經寫好了一個簡單的演示函數,如下圖6。
圖6:演示函數展示
該函數的第一行使用了Hype內置的“getElementById”方法,用于獲取唯一的元素ID為“juxing”的元素,也就是說,通過JavaScript函數的第一行,我們已經獲取到了上述創建的矩形元素。
第二行使用“getElementProperty”方法,然后方法的第一個參數使用第一行得到的矩形元素,第二個參數填寫“width”,表示獲取的屬性為寬度,綜上,第二行的作用在于獲取矩形元素的寬度。
第三行非常簡單,表示將矩形元素的寬度進行彈框展示。
完成函數編寫以后,給矩形在“操作檢查器”中,添加一個“鼠標點按時”的操作,操作選擇“運行JavaScript”,函數選擇上述新建的函數,如下圖7。
圖7:設置鼠標點按時運行JavaScript
最后,點擊Hype界面上方的“預覽”按鈕,在瀏覽器中對網頁效果進行預覽,預覽結果如下,當點擊矩形時,彈出一個彈框,寫著298,表示矩形的寬度為298px。
圖8:預覽結果
那么究竟是不是呢?選中矩形元素,點開“度量檢查器”,可以發現矩形的寬度的確是“298px”,如下圖9紅框。
圖9:矩形元素寬度
好了,這就是關于Hype內置JavaScript函數方法的簡單使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