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是我們這個群建立的第二天,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的因為對寶貝的關注相聚一起,居然都聊得很歡快。也都很無私的分享了自己帶養孩子碰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今天的討論中有很多的干貨推薦,我整理出來了,供比較忙沒時間爬樓的爸爸媽媽參考。
@果果爸+長沙 ?推薦了 【怪誕行為學】由于這本書我沒有看過,沒有太多的評論,我截取了豆瓣的書評和介紹供大家參考。看著這么高的評分,反正我已加入了必讀書目清單了。
下面是關于這本書的部分熱門書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也謝謝果果爸爸的推薦。
@呆呆媽+長沙 也就是本人 和
@皓皓媽+廣州 推薦了【揭秘系列】 ?正好這套叢書我也買了,對于小男孩和大人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套叢書。不是普通的繪本,而是通過書本中設置的不同的小機關,激發小朋友的繼續探索的興趣和邏輯思維的啟發。個人覺得推薦指數五顆星,屬于必買系列。
@可樂媽+廣州 推薦了【正面管教】我看了豆瓣的評分和內容介紹以及評論,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我目前很需要的一本書。我們這一代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而且我們的上一代出生在資源貧乏的年代,關于教育,他們沒有很科學的認識,大部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本身也沒有收到很好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們作為父母,從原生家庭習得的教育模式其實很多時候是有問題的。有的時候是過于嚴苛,有的時候是缺少正面鼓勵,更有在面對錯誤時候沒有得到及時糾正養成的壞習慣.......等等這些,都讓我們在面對教育我們下一代的時候充滿了焦慮不安和不自信。希望通過這些書籍,能夠更加清晰我們自己的行為,也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下面摘錄一個來自豆瓣關于此書的熱評分享給大家:
犯錯就該懲罰嗎?——當然不
————————————
晚上小H睡覺前進臥室,經常把門隨手使勁一摔,然后跳到床上。我告訴他這樣我不喜歡,一來門會被摔壞,二來會吵醒先睡覺的外公外婆。他答應下來,卻總是忘。我讓他自己想個辦法。他很快給了我方案:如果他做錯事情了,我就親他一下。這樣他就知道自己錯了,會改正。我覺得這辦法不錯,就答應了。可是,那天晚上,他不停的創造機會從臥室出去再進來,然后使勁關門,再跑過來讓我親他。最后我做眩暈狀倒在床上,說:“我好痛苦啊!”他問我為什么。我說:“你做壞事了,我還要親你,這太讓我痛苦了!好像是我在獎勵你做壞事。”他咯咯的笑著,一點也不“理解”我的痛苦。
做錯事情就要懲罰,這是我們大人的邏輯,不是孩子的。這個小小的例子正印證了這本《正面管教》里的說法。小孩子有一種天生的智慧來處理自己的行為,如果用心,我們可以和他一起發現這些方式,而不是通過懲罰。
現在,小H摔門這個動作已經不見了。對他來說,他的行為只是一個游戲,而現在已經到了游戲結束的時候。
躲起來吵架——旁觀者效應
————————————
小H兩歲時,有次和兩個小朋友在家里玩。三個人玩得很瘋,尤其是小H,平時我不允許的行為他都一一實踐。我和兩個媽媽在客廳說話,對小H的行為有些惱火,很想打他一頓,但是之前我剛剛告訴他,我不會在別人面前批評他,因此我一直忍著,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快忍不住了。忍到最后,反而不想打了,因為我發現打他的目的只是解決我的憤怒,而不是解決他的問題。
那個時候,剛好讀了孫瑞雪的一些書,所以下定決心,不再打他。動手除了說明我是個笨媽媽、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外,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我們還是會爭吵,甚至有兩個人吵到最后都哭起來的時候,可是我們會和好,因為我們是最好的好朋友。爭吵的時候,如果有別人在場,我的忍耐力會下降,因為我不由自主的希望速戰速決,這時解決辦法就容易急躁、武斷。關于這一點,小H自己也深有體會。所以在我們爭執不下的時候,他甚至會主動提出進臥室私下解決。一旦只有我們兩個人,雙方都會變得冷靜些,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
你來決定——決定比選擇更有吸引力
————————————
在小H很小的時候,我就在他不配合的時候給他選項,讓他挑選,而選項都在我能接受的范圍內。一開始,他很樂意做選擇,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這個辦法漸漸失效了。比如,我讓他再玩10分鐘后就去睡覺,他不僅不同意,還反過來給我選項:“玩20分鐘或者30分鐘,你選擇。”其結果就是兩個人僵持不下。
在看了《正面管教》后,我把“選擇”改成了“決定”,這句話又開始有了魔力。
魔力也許會有失效的一天,但我相信我們總會發現新的魔法。
感受是你的,還是孩子的——你能區分嗎?
————————————
小H眼睛有點紅腫,帶他去醫院看過,醫生說在長麥粒腫,開了眼藥。
一周后,我覺得還沒有好,著急,擔心情況更糟,又把他帶到醫院。醫生看了說,比上次好多了,不用擔心,堅持用藥就行。
從診室出來,我很開心的告訴他:“別擔心,醫生說沒事。”
他說:“我本來就不擔心,是你擔心。”
我一愣,意識到他說的是事實。
這樣的場景,你們是不是也遇到很多?
看這本書的過程,伴隨著內心的痛苦,因為我總能發現自己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在書的最后,作者給與讀者以鼓舞。犯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中學到了什么。堅持一天,好過一天都不堅持。
曾經有個朋友跟我介紹了華德福教育。我很欣賞這個教育理念,同時也有擔憂:在華德福幼兒園出來的孩子,能適應并不具備這種理念的小學、中學嗎?會不會因此更痛苦?
朋友說:如果孩子可以有三年快樂的幼兒園時光,你選擇給還是不給?如果他們之后十多年的學校生活都不快樂,那么為什么不先把三年的快樂給他們?
我無法反駁。
我相信,每個聰明的父母都能從這本書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魔法。
@呆呆媽+長沙 ?也就是筆者本人推薦了【第一套頭腦體操書】這本書的翻閱度對呆呆(31個月)來說算是中等,但是我會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有幾個:1,生活中的物品真實再現,能夠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2,里面有很多的小游戲,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3,有很多豐富的動物植物還有場景,可以發揮孩子的想象力,配合玩具和書一起講故事,增加互動。
@然然媽+廣州 ?【專注力訓練書】因為然然媽媽的這次推薦,群里馬上有幾個媽媽都下單去買了這套書,而我也是準備和上面的【正面管教】一起下單購買。然然媽媽家里買的是第一套迪斯尼的,下面那套是美國highlights出版社的,目前是專注力培養書籍銷量第一,所以我準備買第二套。群里也在拜托然然媽媽分享下迪斯尼這套專注力的內頁,供大家一起學習對比下,如果好,迪斯尼這本也可以入。
然然媽媽重點推薦這本書:“這本書一定要大人陪著孩子度,否則沒有你的鼓勵她很快失去興趣,因為有的確認還蠻難的。”據然然媽媽在群里的描述,小然然已經可以自己去驗證答案,還能學會自己修正結果了,這對一個3歲左右的小朋友是很了不起的哦。
@皓皓媽+廣州 ?推薦了【牙疼的小鱷魚】“這本書是講了刷牙的重要性,然后配上托馬斯的杯子和牙刷,皓皓現在是超愛刷牙,積極到我害怕。晚上我預備洗澡,他一看到我進洗手間就想到要刷牙,搶著要進去,不給刷還哭。想起來就要自己跑去刷牙,每每如此”。皓皓媽媽的這段話真的把草種的很深。現在的小朋友零食很多,牙齒健康是父母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家一直有巧虎引路,但是因為大人沒有堅持好,最近比較反感刷牙,準備購入這本故事書,看看效果,親測有效肯定寫長文告訴大家。
? ? ? 今天的推薦書目就寫到這里了,感謝群里爸爸媽媽群策群力的幫忙,讓我們蘋果交換蘋果獲取了很多的知識。只是在最后,群里的很多爸爸媽媽都表達一些共同的焦慮:我不知道現在會不會太晚?我總是陪伴的時間太短?我總覺得對孩子有很多愧疚,做的不夠好?
? ? ? 其實我想說,各位爸爸媽媽,你們能夠加入這個群,看到文章的最后這里,已經說明你們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爸爸媽媽了。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否定,就像寵愛孩子一樣,學會先寵愛自己,給自己的容忍度越高,你給孩子的耐心和容忍度也就越高。比起完美的理想中的陪伴狀態,只要是和孩子在一起,哪怕是放下手機的5分鐘,10分鐘,每天堅持,我們都會在孩子的成長中收獲非常大。讓我們一起在群里互相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