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微笑
總感覺成人的世界還不屬于自己,人情也沒有那么冷淡。
在一次兼職時,學會了叫哥叫姐,都知道只是奉承,但是就是能拉近人的距離。一次去一個店鋪商談,老板已經同意了,具體事務需要去財務那里進行下手續辦理,很開心,畢竟很順利的的談了下來。但是到了才知道,這只是推皮球的一種形式,財務要求各種證明,沒有就bye,詢問主管后,說沒有,詳談后還是不行,去了好幾次,就吹了唄。最后一次急的有點兒難受,但是忍住了,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怕什么,最后笑著說理解理解。
轉身離開,沒有再去過,有時候臉皮厚度可能也是有限的,我不認為自己已經修煉的很好了,但是足夠了。
從前不會叫著別人哥姐叔,在我心里沒這個概念,也沒這么叫過,以前小可以無所謂,但是后來這不僅僅是你自己的禮貌問題,還是你家庭教養問題了,當然了還有必須維護的面子。還有要必須維護的社交。
別人說話時第一時間學會微笑,傾聽。回答時可以三思而后行,畢竟你不知道你說的話在對方心里怎么想的,以前不認為如何。慢慢的你說的無心之話,會造成不一樣的后果,就是向“人精”努力吧!
愛和不愛
單身久了會有一種宿命感。
不再把“找不到對象”這件事歸結到交際圈窄、眼光太高或者性格太壞,而是心平氣和地接受了“無愛可談”就是一種命運,要怪也只能怪老天爺偏心,把這命運落到了自己頭上。
其實誰也不是一開始就這個德行,大家都是群居動物,哪那么容易和孤單自洽啊。壞就壞在年少輕狂時喜歡的那幾個人,通通都是錯的,自己卻還傻乎乎的掏心掏肺了。最后胸腔里血流成河,你紅著眼睛看著面前的一片狼藉,應激反應就是:“可拉倒吧,再也不愛了。”然后漸漸發現一個人過其實也沒那么埋汰。晚上回家,窗簾一拉,一邊吃外賣一邊追下飯綜,跟著屏幕里的人又哭又笑。
你看,這不挺好的嗎。但生活這家伙哪有這么好說話,你猝不及防的時候,很多東西又出現了。
我很想告訴你,這并不是什么小聰明,反而是一種逃避,用教科書點的話說回避型依戀。
大概就是以前在向對方袒露親密需求的過程中屢次遭到了拒絕,故而留下了心理陰影,以至于日后再有親密需求萌芽的時候,自己先一狠心,把它摁滅了。因為怕一旦表露出來,又被對方拒絕。
逃避是很好的保護傘,但它并不是解決方法。在你心里,那個名叫愛情的本該溫暖和煦的地方,仍然是一片狼藉。去正視“愛”這件事。
愛的落腳點,從來不是得到那個人,而是你腳踏實地真真切切地體會過一段旅程。
你蒙頭付出一場,最好的結果就是愛情這東西真讓你給撞上了,然后你們一路紅塵作伴,吃的白白胖胖。
最壞的結果,也無非就是真心再錯付一次,反正都錯付那么多回了,痛也不是沒體驗過,多已從有什么好怕的。那個狼心狗肺不愛你的家伙,最差也帶給過你一點心動和酒后的談資吧,不然你大醉一場后,罵人都找不著對象,多可惜啊。
也不是說你一個人過有什么不好,人這一輩子,大可以灑灑脫脫。就是怕有些東西你根本沒體會過就老了。怕你在八十歲的時候,想回憶些什么,卻發現空空如也,想嘗試些什么,沒力氣了。要知道最遺憾的并不是得不到,而是你親手把它放棄了。
可但凡你努力過,就算是沒人陪著,也至少可以壯壯烈烈地跟小朋友們說:“老娘/老子曾經可也是非常非常喜歡過一個人的!”
單槍匹馬什么都不服的我,第一次由衷的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