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是立冬,立冬之后意味著正式步入冬天了。
換季整整過去五天了,太陽光還是那么的熾熱,那么的明晃晃。
氣候既不像秋天那樣秋高氣爽,也沒有冬天來臨時的寒氣襲人,倒像是停留在了夏天,不肯挪動腳步。
這幾日白天的氣溫穩居30度左右,讓人在穿衣上面有了困惑,穿兩件單衣偏熱,穿件短袖也不覺冷,活脫脫過成了大約在夏季。
今年一直是晴多雨少,自入夏以來就沒下過幾場像樣的雨。
起初我們還以為只要夏季高溫天氣過去,到了秋天就會好了,換季總會下幾場大雨的。
我家的池塘
哪知秋季的氣溫是不高了,但老天仍是惜雨如金。
而今又到了冬天,卻還是沒有要下雨的跡象。
前段時間在某平臺刷到邵陽縣憑空出了一個旅游打卡勝地--孔雀灣,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很多邵陽人都不曉得它是何時存在的。
孔雀灘實地拍攝
從別人發的視頻里,我看到了寬闊的河床,河床的右側有湍急的河水流過,輕風拂動著那人的衣角,耳鬢的發梢不時摩擦著臉龐。
瓦藍的天空下,身后是奔騰的河水,眼前是大片的河灘。
河灘里有深深淺淺、大大小小的洼地,里面總藏著些來不急逃走的小魚小蝦,還有像蚌螺之類的生物。
讓人感覺這么美的景點不去看看不免可惜,于是我們找了個時間去到了那里。
到那一看才知,視頻里的美景與現實的景象相差不是一般的大。
我的眼睛和想像欺騙了我,如同網購衣物時的賣家版與買家版的區別。
孔雀灣并非真正的游游景點,它連個起碼的標示牌和寬敞點的路都沒有。
我們走到一條比村道寬不了多少的馬路上,看到狹窄的馬路上停了長排的車輛,還有河道里立著不少的游人才敢確定是這里沒錯了。
我向河床的上游望去,猶如一片荒涼的沙漠,哪里能看出腳下站著的河道曾容納過浩浩蕩蕩的急流。
如今只能從被河水沖刷過的,一道道硌腳的凹凸不平的溝壑牙子上去想像了。
太陽照在河床上有一股散不去的腥味,但這并不影響絡繹不絕的游人前來拍照觀賞,還有團隊背著便攜音響來歌唱的。
其間有些人帶著釣竿到下游深水處釣魚,他們之中有人釣到了一條足有30斤的青魚,魚鱗片比成年男子的指甲蓋還大得多。
還有身穿白底藍花旗袍的年輕女子,身材纖細婀娜,打著一把油紙傘,宛如江南煙雨中款款而來的少女裝扮。
當時有不少人正拿著專業的攝像頭對著她拍攝。
我大致看了一下,正前方兩人,中間四人,后方兩人,一共有8人為她攝影,后方靠左的那位攝像離我較近。
我好奇地問他,這位美女是不是明星,怎會有這么多人幫她拍照?
那人笑著否定了,我也就沒再問了。
這個網紅景點與其說是網絡流量造就的,不如說是久旱造就的。
這也是本地人之所以不知道它存在的原因了。
往年它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自然無人敢下到大河里,如今它成了一片荒灘,也就成了那個不經意的景點。
孔雀灘實景
我們一路過來看到河的上流設有多處發電站,想必平時蓄水量不少。
雨水多時,河水定能淹過不高的河堤還有一旁的樹木。
他們眼中的景點在我看來本就不該存在,我甚至有著深深的擔憂,如同看到網上說洞庭湖底生長著茂盛的青草一樣。
本該蓄水的地方不是變成了荒蕪的河灘就是長成了遼闊的青青草原,這種并非景致而是天災,它的存在就是一種畸形。
我回邵陽十一年有余了,還沒有遇到像今年這樣大半年不下雨的反常氣候。
離我家很近的一棟樓房的天臺上常年綠樹成蔭,除了綠樹還有人一樣高的野花和雜草,很少有人打理,生命力倒十分頑強。
這么多年來,它們就這樣自由自在的生長著,隨四季榮枯、輪回,裝飾著我們的眼簾。
然而它們最終沒有活過今年夏天,那花那草如今都成了枯草枝,沒有一片青葉,風一吹就往四處散去。
枯樹木好似插在天臺上的擺件,不再有半點生命力。
來年雨水好時,不知是否還會有新的生命孕育生長,真希望還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