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已經有很長時間不追劇了,尤其是武俠劇。總覺得現在的武俠劇劇情“狗血”,詭異奇幻,神神叨叨,太無厘頭。無非就是弄幾個“花美男”、“嫵媚娘”粉飾包裝以博少男少女們的眼球。《花千骨》當屬此例,瞄了兩眼,索然無味。
? ? ? ? 前日老師推薦聽《紅顏舊》,歌詞很有意境,于是百度《瑯琊榜》,看了幾集。畫面唯美,史料豐富,刻畫細膩,注重細節,演員演技功底扎實。沒有飛來飛去,江湖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觀眾依然感同身受;沒有激情熱吻,男女主人公輕而相擁也可令你翩然落淚慨嘆不已。我對胡歌、劉濤知之甚少,卻喜歡上了《瑯琊榜》,少時的武俠情愫像碎裂的玻璃呈網紋狀蔓延開來……
? ? ? ? 我八、九歲時開始看武俠小說,第一本叫《今古傳奇》,馨借給我的,雖然封面封底都沒了,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 ? ? ? 后來看《天涯明月刀》、《碧血劍》,大部頭,分上、中、下三冊。放完學,回到家,小板凳一支,迅速伏在上面把作業做完,然后就開始看起一兩寸厚的書來。沉湎書中,幾近癡迷!我甚至不知道要幫母親燒火做飯,直到某日小哥提醒,才坐在灶間左手捧書右手拿火鉗,看啊看以致于總是忘了添柴草而惹得站在灶頭炒青菜的母親不住抱怨:“火燒大點火燒大點”!有時看的入神了火甚至會熄滅,得重新劃根火柴點燃才行。
? ? ? ? ? 匆忙吃完晚飯后,我就可以安心去房間閱讀了。那是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呀!男主人公風流倜儻,俠肝義膽,武功蓋世。女主人公環肥燕瘦,溫柔傳情,楚楚動人。他們華山論劍,揚善除惡,神仙眷侶,縱橫四海。我酷愛書中那些對招式動作的描寫,什么“白鶴晾翅”、“倒掛金鐘”、“秋風掃落葉”、“說時遲那時快”、“迅雷不及掩耳””等等,也喜歡對各類人物的語言描寫,還有主人公掉入無底深淵又得高人相救或尋得秘籍食得仙草之類,也是令我無限神往的!
? ? ? ? 雖如此酷愛,我卻沒有著魔。著魔的另有其人――姐夫的二弟,我叫他先哥。先哥當時大概十三、四歲吧,他有個黑色的大木箱(許是他娘陪嫁的),里面裝著很多武俠小說,而且特別新。我可羨慕啦!覺得他就是個大富翁。經常跟他借,看了還,還了借,這就是我小時特別愛去姐夫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先哥還整了個大沙袋(裝化肥的纖維袋裝滿沙子)掛在他們家老宅的橫梁上練拳。后來竟聽說他一個人離家出走跑到河南少林寺學武功去了!當然,武功沒學成,家里派人又把他找了回來。為此,他自己的姐夫還付出慘重代價――找他途中遇車禍落下腿疾不能干重活。
? ? ? ? 話扯得有點遠。我父母讀書不多,老實巴交的農民,從不管我看什么書。雖然常看武俠小說,我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很好,期期都能評“三好學生”,鄰居嬸嬸還送我個名字“趙三好”。直到初中二年級,胡老師嚴厲禁止看武俠小說。他歸納匯總了武俠小說的慣用寫作模式,的確,似乎每部武俠小說都是一樣的套路呢!突然間我醍醐灌頂,從此再也不看。開始把閱讀面轉向各類雜志、作文書、《紅樓夢》、《三國演義》、《簡愛》、《飄》……
? ? ? ? ? 不過,一有好的武俠劇我還是愛看,特別喜歡主題曲填的詞。記得有部《書劍恩仇錄》,其中的主題曲我到現在還記得唱:
? ? ? ? 紅花遇清風,聚散更離別。回首傷情處,正是情太怯。塵緣多紛擾,寸心意難決。天涯歸鄉路,相煎對殘月。一朵紅顏在今夜,劃過青史蒼穹嗚咽。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10月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