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生病住院的母親抱怨女兒不結婚,她說:你如果結婚早點,孩子現在都很大了,都能當個“小大人”來給我送飯了。
她做完宮頸癌手術,(懂得都懂,怎么得上這個病的),還要去醫院輸液,輸完液還要回家做飯給丈夫吃...不能理解的是做母親的在婚姻里過得這么糟糕,還催婚催生,還想要女兒走這條路。
表面上是為了女兒好,但實際上,人只會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她說不想結婚是因為不想遇到她爸這樣的人,媽媽永遠就會說“你爸這種是少數”。
其實她還有句話不敢說,“我也怕變成你這樣的人”。
鐵屋子里昏睡的人,就先別叫醒她了,否則醒了又沖不破鐵屋子,只能更痛苦,做為心理脆弱的病人,讓她自欺欺人還能心里好受點。
事實是,結婚并不會多個人分擔你的壓力,反而你要從“照顧母親”的單線任務變成“照顧母親,生孩子,帶孩子,做全家家務,遷就顧及男方及其父母”的多線任務。
小時候她恨父母一直爭吵,家里沒有和諧的氛圍,恨爸爸出軌給家里帶來這么大改變,對媽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然后現在大了,慢慢想通了。
男人有錯,女人也有她的局限性。也許媽媽生活在現在的時代,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但并不能成為原諒她的理由,因為她年輕的時候將自己前途被耽誤歸咎于生了她。而母親也明顯沒有釋懷曾一度分居差點離婚這件事。
婚姻圍城里的"一女三吃",是三代女性在血緣與婚姻中的困境。
“一女三吃”,一個女人被身邊人虎視眈眈,不但被老公吃,還要被父母吃,被孩子吃。既是丈夫的免費保姆,是父母的情感血包,更是子女的終生債主,三代人啃噬著同一個女人的生命能量,這就是赤裸裸的"一女三吃"。女性永遠是被多重啃食的獵物。
不婚不育不想被吃,就是自私就是大逆不道,因為你有被吃的責任和義務。
最荒誕的婚姻悖論莫過于:在不幸婚姻里浸泡半生的母親,在癱瘓的外婆床前,執著地要把女兒推向同樣的深淵。
叫醒被困在鐵屋里的沉睡者反而成為殘忍——她們早已把被啃食的痛苦,異化成活下去的精神嗎啡。
"找個人照顧你"的溫情謊言,所謂的"為你好"...聽聽就得了。婚姻不是救生圈,而是另一張責任編織的網,清醒的人有權拒絕成為家族利益的活祭品。但是不得不承認,再課題分離,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是貫穿一生的。
有時候真的覺得大部分的婚姻都很糟糕,美好的情感太少了太少了太少了。
真正的出路,是打破"女性必須被啃食"的宿命論,當你足夠強大,那些以愛為名的剝削自然會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