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虐待是什么樣?渾身淤青或者頭破血流?沒錯,這是虐待,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隱性虐待”,相較于一眼能辨別的身體上的虐待,隱性虐待更可怕。
隱性虐待就像黃藥師的落英神劍掌
落英神劍掌是從劍法中變化而來,掌來時如萬花齊落,落英繽紛,姿態飄逸俊美,有如桃花在空中飛舞,而掌法卻威力無比,凌厲如劍,打你個措手不及。落英神劍掌的奧妙便在于,外形優美看似無害,掌影又虛實難辨,讓人防不勝防。
香農·托馬斯的《治愈隱性虐待》中,給我們詳細闡述了隱性虐待的情形,它像極了黃藥師的“落英神劍掌”,雖然好看但終究還是攻擊人的利器。它與身體上的虐待不同,它的存在更隱蔽,施暴者會打著“為你好”的美麗外衣,對受虐者不斷“馴化”,打擊他的自尊心,摧毀他的自信心,最終讓他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它的存在也更廣泛,比如朋友間的言語暴力,同事間的嘲諷和孤立,父母恨鐵不成鋼的羞辱,夫妻間的冷漠和中傷等等。
婚姻中常見的隱性虐待
我一直以為婚姻最好不高攀不下嫁,因為如果這段婚姻在一開始便是失衡的,那么在婚后的生活中,一方高高在上的心理優勢,很容易會演變成一種隱性虐待。
縱觀娛樂圈,讓我想到陳若儀和林志穎的婚姻。林志穎年少成名,不但能演能唱能跳,還是個不錯的賽車手,是很多人心中的不老男神,在他公布與陳若儀的婚訊的時候,粉絲們不干了,在微博開始用語言暴力攻擊陳若儀,說她“長得丑”、“齙牙”、“憑什么嫁給他”等等,以至于連她自己都覺得配不上林志穎,在婚姻里充滿了自卑。
婚后即使她拼盡全力去做一個好妻子、好兒媳,即使她善良孝順、刻意討好、姿態卑微,婆婆卻依然不買賬。因為在婆婆的心里,從一開始便認定她是“為了錢”,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所以在生活中對她幾近苛刻,穿短褲說她不禮貌,拖地姿勢不對,明明很累了還被要求去擦玻璃,給婆婆買衣服也都不合她心意。
這些不滿,無形的對立感,讓陳若儀不斷的否定自己,即使付出的足夠多,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可能連她自己都忘了,曾經她也是充滿自信的模特和演員,性格純真,本性善良,為人謙和,討人喜愛的。
古代講究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說的“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也是有歷史依據的,一個“熬”包含了多少來自婆婆的苛責,又包含了多少媳婦的隱忍和無奈。
當然現代社會面對施虐者,我們不但要認清他的本質,還要與之抗衡,因為如果不能辨別清楚的話,自己會在被虐待的困境中越陷越深,勞心傷神自我否定是輕的,如果任由他發展,結果會更恐怖。
當施虐者遇上施虐者
還記得《苦月亮》中的咪咪和奧斯卡嗎,在他們愛情的新鮮期過后,奧斯卡開始變得挑剔,咪咪不但要洗衣做飯做家務,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老媽子,還要忍受奧斯卡與別的女人來往,甚至一起對她嘲笑和羞辱,在得知自己懷孕后,被迫墮胎,身體還未恢復又被奧斯卡騙到飛機上,飛機起飛之前奧斯卡借故忘了拿東西而溜走,飛機把她獨自一人送去了很遠的地方,以至于后期因感染子宮被摘除。在這段關系中,奧斯卡是那個赤裸裸的施虐者,肉體上的摧殘和精神上的折磨,讓一個原本美麗自信的姑娘變得卑微、失去自我。
在把咪咪送走之后,奧斯卡繼續著他花天酒地的生活,在一場車禍之后,咪咪再次歸來,并把奧斯卡受傷的腿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讓他永遠失去了站起來的機會。回來的咪咪變了,她從一個被虐者變成了一個施虐者。她與奧斯卡結了婚,那場婚姻已經不是出于愛了而是出于控制,她對奧斯卡言語侮辱、精神折磨,甚至當著他的面與別的男人做愛,瘋狂至極。故事的結尾,在奧斯卡“只是我們太貪婪”的幡然醒悟中,將咪咪射殺,然后自己吞槍自盡。
奧斯卡的隱形虐待在于他想拋棄,而咪咪的隱形虐待則是控制。欲望太深,執念太重,不愿放過自己也不愿放過對方。當他們遇到一起,就是一個互相折磨的過程,結局也一定是是可悲的。
你原本就很好,也值得更好的
《治愈隱性虐待》這本書中,不但列舉了施虐者的種種行為,還寫了康復的六個階段,絕望、學習、清醒、界限、恢復、維持。
識破施虐者的陰謀,認清隱性虐待是第一步,即使對方偽裝的再好,落英神劍掌再好看,也是有實質性傷害的,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第二步是劃清界限、及時止損,與他斷絕關系,不給他繼續施虐的條件,也讓自己遠離繼續被虐待的可能;當然第三步的“恢復”和“維持”才是讓你恢復健康,重獲快樂的重點。
面對婆婆的挑剔,陳若儀完全可以大聲的回應,關于穿短褲自己想穿什么就穿什么,關于拖地誰規定了標準姿勢,拖干凈不就行了嗎?累了就要休息,擦玻璃晚一會又怎么樣!面對網絡上的語言暴力,也大可不必理會,長得好不好看關你們什么事,齙牙又怎么樣,生而為人又不是只為了讓你“覺得好看”,關于林志穎選擇和誰結婚,那是他愿意,誰更適合他,他比你們更清楚。所以在面對隱形虐待的時候,我們要不斷的做心理建設,讓自己更強大。
還有咪咪,我總是在想,當愛情消逝后,如果她早點離開奧斯卡,那么她就不用墮胎,不會失去子宮,也不會在后面的報復中走向毀滅。最怕被虐者在認清現實之后,卻又無法自我療愈心理的創傷,而不得不走向另一個極端。
請相信你原本就很好,也值得更好的,關鍵是你愿不愿意敞開心扉認清現實并嘗試改變。受傷容易療傷難,療愈也許會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只要開始,就好過原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