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以為的資歷值錢嗎?
朋友有個親戚家的小孩,今年該上高中了。恰好,朋友就在市區一所重點高中上班,還是干了幾十年的老員工。
快開學了,親戚給朋友打電話:“能不能幫幫忙,小孩成績是差了點,可是也得上好學校啊。”朋友想了想說:“可以,包在我身上。”
朋友自信滿滿去找領導,心想,自己畢竟是為學校干了幾十年的老員工。不一會,朋友回來了,臉色稍有不悅,說是領導回復:“新生已經招滿了,小孩如果成績能達標,早就錄取了。”
朋友本來想再努力努力,可是領導態度很堅決:“如果沒有分數線,那還叫標準嗎?”
朋友明白了,原來他以為的資歷,此刻一點用都沒有。
2、沒有線那還叫標準嗎?
的確,制定標準的目的就在于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從而實現公平。
如果,每個人都憑關系,每個人都走后門,那制定標準便沒有了任何意義。
3、努力是最足的底氣
成年人的世界是懂的努力的重要的,可是孩子呢?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懂事點,而且越早越好,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有好的前程。因為,努力才是最足的底氣。
于是,孩子的覺悟便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話題。而且孩子的覺悟是由多方面來決定的。
我們可以說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有社會的影子。
可是不管怎樣,努力就好,開花與結果,就交給時間吧。